在2025年全区生态环境保
护攻坚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区生态环境保护攻坚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
入学习领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全面贯彻落实上
级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系列决策部署,结合当前我区面临的严
峻形势,对下一阶段的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
实。刚才,*同志已经对具体工作作出了详尽安排,我都同
意,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坚决执行。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
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
八大以来,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
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形成了内涵丰富、系统完整的生态
文明思想,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
南。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必须完
成的硬任务,也是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
当前,我区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不容有任何松懈
和乐观。从数据上看,尽管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的环境质量有
了一定改善,但根源性、结构性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根
据2025年上半年的监测数据,我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仍然在全
市排名靠后,PM2.5平均浓度虽然同比下降了3.2%,但距离年度
目标38微克/立方米仍有不小差距。水环境方面,*河部分断面
在汛期仍然存在劣V类水质风险,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
尚不稳固。这些数据背后,是发展方式的阵痛,是治理能力的
短板,更是干部作风的考验。从群众的期盼来看,随着生活水
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优美环境的要求
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民生改善的痛
点。我们工作的成效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近期,通过“四
不两直”方式进行明察暗访,发现一些工地的扬尘覆盖不到
位,部分餐饮企业的油烟净化设施闲置,夜市摊点的垃圾清运
不及时。这些看似“小事”的问题,直接影响群众的幸福感和
获得感,也反映出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盲区和死角。从上级的要
求来看,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责越来越严格,“党政同
责、‘一岗双责’”的压力层层传导。任何的侥幸心理、松劲
心态,都可能导致我们在环保大考中“不及格”,不仅会影响
区域发展大局,相关责任人也将被严肃追责问责。因此,全区
各级各部门必须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抓好生态
环境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
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退无可退、背水一
战”的决心,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二、聚焦关键领域,以精准有力的举措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
善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和
矛盾的主要方面,精准发力、靶向施策。要紧紧围绕影响我区
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六源”共治,即工业源、扬
尘源、移动源、散煤源、油气源和焚烧源的综合治理,以重点
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一)坚决遏制工业源污染,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工业污染
是我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治理的重中之重。必须
以最严格的标准、最坚决的态度,倒逼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
任。一要深化重点行业治理。对辖区内的化工、建材、装备制
造等重点排污企业,要建立“一企一策”的精细化管控档案。
督促企业对照超低排放标准,加快推进环保设施升级改造,确
保稳定达标排放。对于治理进度缓慢、屡查屡犯的企业,要依
法依规采取按日计罚、限产停产、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绝不
姑息。二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
策,对“散乱污”企业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
起,坚决防止死灰复燃。同时,要积极引导企业向绿色、低
碳、循环方向发展,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先
进节能环保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三要强化园区集
约管理。*工业园区要率先垂范,完善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统一的污水处理、固废处置和环境监测系统,实现污染物的集
中处理和统一监管,打造绿色发展的示范区。
(二)铁腕整治扬尘源污染,实现精细化管控。扬尘污染点
多面广,治理难度大,极易反弹,必须下足“绣花”功夫。要
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对全区所有建筑工地、拆迁
工地、市政工程进行拉网式排查。一要压实施工单位主体责
任。所有在建工地必须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并与监
管平台联网,确保24小时实时监控。对土方开挖、渣土运输、
建材堆放等关键环节,要采取湿法作业、密闭运输、全面覆盖
等有效措施。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责令停工整改。二要加强
道路扬尘管控。加大机械化清扫和洒水降尘频次,特别是对城
区主次干道、城乡接合部以及工业企业周边道路,要做到“以
克论净”。要强化对渣土运输车辆的管理,严厉打击无证运
输、沿途撒漏、随意倾倒等违法行为。三要推进裸露土地绿
化。对建成区内的闲置土地、待建地块以及道路两侧的裸露土
地,要采取绿化、硬化或覆盖等措施,减少风蚀起尘。要加快
推进*公园二期、*滨河绿道等生态工程建设,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