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镇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全镇城市管理精 细化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管理精细化,一 头连着城市发展的宏观大局,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民生福 祉,是衡量一个地区治理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这项工 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我们*镇的整体形象和发展品质,更 直接影响到全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必 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对城市环 境、公共服务、安全韧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推动城市 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 必然要求,更是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行 动。全镇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此项工作的极 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以“绣花”功 夫把城市管理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今天,我们在 这里召开全镇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 彻落实上级关于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总结我镇 今年以来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 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昨 天,我们已经召开了工作专班会议,镇属各相关单位的负责同 志就《2025年度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工程考核评分细则》进行 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今天的会 议,范围更广,意义也更为重要,是一次承上启下的总结 会,更是一次攻坚克难的动员会。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在深刻把握形势中坚定前行方向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各部门、各 单位紧密协作,广大干部职工辛勤付出,我镇的城市管理精细 化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我们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 务,持续发力,成效显著。一是城市面貌持续改善。我们大力 推进“美丽街区”的创建和巩固工作,优化了街区空间结 构,完善了服务功能,提升了整体品质。今年上半年,我们累 计完成了超过15条主次干道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整改各类问 题点位800余处,一批长期存在的乱象得到了有效治理。我们还 启动了*公园的景观提升计划,计划增设健身步道、休闲座椅等 便民设施,为市民打造了更多优质的公共活动空间。二是管理 效能稳步提升。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城 市管理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召开多次专题沟通会和 考核推进会我们不断强化监督考核,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各项 任务落地见效。例如,我们针对农村地区的停车管理难题,积 极探索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初步缓解了部分区域的“停车 难”问题。三是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我们坚持“为民初 心”,积极探索符合我镇实际的城市管理新路径。通过引入第 三方评估、公众评议等方式,初步构建了政府、社会、市民共 同参与的治理格局。城运中心作为“城市大脑”的核心,其统 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考评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我们实现高 效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 和不足。对标上级的更高要求,对标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对 标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还不够高。在一 些细节上,我们的管理还存在“粗线条”现象。比如,部分背 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的环境卫生还存在死角;一些公共设 施“重建轻管”,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城市“家具”的设置 缺乏统一规划和审美考量,与我们建设高品质城区的目标不相 匹配。第二,管理的智慧化水平还有待提升。目前,我们虽然 建立了一些信息化平台,但数据壁垒、信息孤岛的问题依然存 在。管理手段仍然比较依赖传统的人力巡查,对物联网、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不足,导致问题发现 不及时、处置效率不够高、预见性决策能力不强。第三,管理 的协同化机制仍需完善。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 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在实际工作中,“九龙治水”、职责 交叉、推诿扯皮的现象偶有发生。部门之间的联动不够顺 畅,未能形成“一盘棋”的强大合力,网格化管理的实效性也 有待进一步增强。第四,管理的长效化根基尚不牢固。一些领 域的整治成果容易反弹,存在“运动式治理”的倾向,缺乏常 态长效的管理机制。例如,流动摊贩、跨门经营、违法搭建等 问题,往往是整治过后不久又死灰复燃,根源在于我们没有建 立起一套能够持续发挥作用的制度体系。这些问题,既有历史 遗留的沉疴顽疾,也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挑战。我们必须敢 于直面问题、勇于刀刃向内,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 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以“六个化”为抓手全面提升管 理水平 在昨天的专班会议上,我提出了要聚焦“六个化”,推动我 镇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这“六个化”,既是我们下一阶 段工作的总遵循,也是我们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主攻方向。 下面,我将围绕这六个方面,再作一些深入的阐述。 (一)聚焦标准体系精细化,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实 现“精准管理”。精细化管理,标准是前提。没有科学、明 确、可量化的标准,精细化就无从谈起。我们必须告别过去那 种“差不多就行”的模糊管理模式,下大力气建立一套覆盖全 面、层次分明、符合我镇实际的城市管理标准体系。一要对标 一流,提升标准高度。我们要主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 管理经验,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市容环卫、园林绿 化、市政设施、城市秩序等各项标准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升 级。标准不仅要覆盖主干道,更要延伸到背街小巷、老旧小 区、城乡接合部;不仅要管白天,也要管夜晚;不仅要规 定“干净、整洁”,更要追求“有序、美观、特色”。二要量 化指标,确保标准可行。标准的制定要避免空泛和笼统,必须 是可操作、可衡量、可考核的。例如,道路保洁,要明确规定 不同等级道路的巡回保洁频率、垃圾落地后的响应时间;垃圾 清运,要明确规定各类垃圾桶的“满溢度”上限和清运时 限;绿化养护,要明确规定树木修剪的形态标准、草坪的修剪 高度、病虫害的防治要求。只有将标准细化到每一个作业环 节、每一个管理细节,才能真正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标准管 事。三要公开透明,引导社会共识。标准不仅是政府部门的管 理依据,也应成为市民群众的行为准则。我们要通过多种渠 道,向社会公布我们的管理标准,让市民群众知道“好”的标 准是什么样的,从而引导大家共同参与、共同维护。这既能增 强管理的透明度,也能有效凝聚社会共识,形成人人参与城市 管理的良好氛围。 (二)聚焦管理手段智能化,插上“科技翅膀”增效能,实 现“智慧管理”。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管理任务,单靠传统的 人海战术已经难以为继。我们必须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向科 技要效率、要精度。一要做强“城市大脑”。要进一步整合各 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打破数据壁垒,将城运中心打造成真正 的“一网统管”中枢。通过汇聚分析来自12345热线、网格员上 报、物联感知、视频监控等多渠道的数据,实现对城市运行态 势的实时感知、智能分析和科学决策。二要织密“感知网 络”。要加大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力度。在垃圾箱、窨井盖、路 灯、消防栓等城市部件上加装智能传感器,实现对这些设施状 态的实时监控和自动预警。要推广应用AI视频识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