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X集团电力建设业务安全生产“十四五”总结暨“十五五”规划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X 集团电力建设业务安全生产“十四五”总 结暨“十五五”规划报告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 XX 集团 电力建设业务在能源结构深刻变革背景下,加快转型升级、实现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当前,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 谋划的关键历史节点,系统总结过去五年的安全生产工作,科学研 判未来五年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擘画新时期安全发展蓝图,对于保 障集团电力建设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具 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报告旨在全面回顾“十四五”期间集团电 力建设业务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研判“十五五”发展 形势,并提出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目标、重大任务和关键举措。 一、“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发展回顾 “十四五”以来,集团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 于安全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治理”的方针,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为核心,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 风险为主线,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集团电力建设业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公司高质量发 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一)主要成效与亮点 1.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十四五”期间,集团电力建 设业务安全生产核心指标全面优于规划目标。截至 2024 年底,生 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连续四年“双下降”,相较于“十 三五”末期,分别下降了 45%和 50%。2022 年至 2024 年,未发生 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事故率、重伤率等关键指标均控制在 较低水平。特别是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成效显著,集团上下深 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等行动,历年排查出的重大安 全隐患均实现 100%闭环整改,从源头上防范了系统性风险。 2.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集团全面深化安全生产责 任体系建设,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安全生产责 任制,明确了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作业人员的 200 余项安全职责 清单。深入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建设,累计识别并更新电力建设业务风险点超过 8000 个,形成了 覆盖传统火电、水电以及新能源、储能、氢能等新业态的风险数 据库。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修订和发布了《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管 理标准》《分包单位安全管理规定》等 30 余项核心制度,安全管 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3.科技兴安赋能成效显著 集团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在 “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安全生产科技研发与应用资金超过 5 亿元。重点推广了基于“北斗+5G”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现了 对高风险作业区域、大型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动态监控和精 准定位。全面建成并推广应用集团级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平台,集 成视频智能分析、风险评估预警、隐患闭环管理、人员履职监 督等功能,实现了对 XX 水电站、XX 火电厂等重大工程现场风险 的智能识别与秒级预警。通过引入 VR/AR 沉浸式安全培训技术, 员工安全培训覆盖率达到 100%,高风险作业场景的模拟实训使 员工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实质性增强。这些技术应用使现场隐患排 查效率提升了 50%以上,因“三违”导致的事件数量大幅降低。 4.安全水平稳步提升。集团坚持“安全关口前移”,在工程 设计、设备采购等源头环节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大力推广应用安 全性能更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 XX 海上风电项目、 XX 抽水蓄能电站等工程中,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推广使用自动化 焊接机器人和智能化台车等措施,有效减少了高风险环境下的作 业人员数量。同时,持续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安全生产 月”“安康杯”竞赛等活动,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的浓厚氛围,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得到普遍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标 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 的深层次问题。 1.传统安全风险依然突出。电力建设行业固有的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坍塌等传统安全风险依然是事故防 范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在一些工期紧、任务重的大型项目,抢 工期、赶进度的现象时有发生,容易导致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到 位,传统风险管控压力巨大。 2.新型业务安全风险认知与管控能力不足。随着集团业务向 海上风电、光热发电、新型储能、氢能、综合智慧能源等新领域 快速拓展,新的安全风险不断涌现。比如,海上风电面临的极端海 洋气象风险、大型构件吊装风险;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电池热失控 与火灾爆炸风险;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的泄漏、燃爆风险 等。对于这些新风险的认知、辨识和管控能力尚处于探索阶段, 相应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3.部分基层单位安全管理基础薄弱。集团各级单位安全管理 水平存在不均衡现象。部分项目公司、工程分部等基层单位安全 管理基础仍然薄弱,存在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专业能力不强、 安全投入保障不到位、制度执行“上热中温下冷”等问题,导致 安全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未能完全打通。 4.外包队伍安全管理难度持续加大。电力建设工程大量使用 劳务分包、专业分包队伍,这些队伍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技能和 意识参差不齐,管理难度极大。尽管集团已建立分包单位一体化 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现 象,分包队伍的安全事故占比依然较高,成为集团安全管理的短板 和痛点。 二、“十五五”时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 能源电力行业将迎来更为深刻、更为全面的变革。集团电力建设 业务的安全生产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一)能源电力转型带来的系统性挑战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十五五”时期的核 心任务。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 将从根本上改变电力系统的运行机理。传统“源随荷动”的确定 性平衡模式被打破,源荷双侧的高度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 韧性提出严峻考验。作为电力系统的建设者,集团承建的工程项 目,无论是大规模新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