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集团电力建设业务安全生产“十四五”总
结暨“十五五”规划报告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 XX 集团
电力建设业务在能源结构深刻变革背景下,加快转型升级、实现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当前,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
谋划的关键历史节点,系统总结过去五年的安全生产工作,科学研
判未来五年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擘画新时期安全发展蓝图,对于保
障集团电力建设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具
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报告旨在全面回顾“十四五”期间集团电
力建设业务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研判“十五五”发展
形势,并提出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目标、重大任务和关键举措。
一、“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发展回顾
“十四五”以来,集团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
于安全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治理”的方针,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为核心,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
风险为主线,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集团电力建设业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公司高质量发
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一)主要成效与亮点
1.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十四五”期间,集团电力建
设业务安全生产核心指标全面优于规划目标。截至 2024 年底,生
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连续四年“双下降”,相较于“十
三五”末期,分别下降了 45%和 50%。2022 年至 2024 年,未发生
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事故率、重伤率等关键指标均控制在
较低水平。特别是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成效显著,集团上下深
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等行动,历年排查出的重大安
全隐患均实现 100%闭环整改,从源头上防范了系统性风险。
2.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集团全面深化安全生产责
任体系建设,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安全生产责
任制,明确了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作业人员的 200 余项安全职责
清单。深入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建设,累计识别并更新电力建设业务风险点超过 8000 个,形成了
覆盖传统火电、水电以及新能源、储能、氢能等新业态的风险数
据库。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修订和发布了《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管
理标准》《分包单位安全管理规定》等 30 余项核心制度,安全管
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3.科技兴安赋能成效显著
集团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在
“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安全生产科技研发与应用资金超过 5
亿元。重点推广了基于“北斗+5G”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现了
对高风险作业区域、大型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动态监控和精
准定位。全面建成并推广应用集团级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平台,集
成视频智能分析、风险评估预警、隐患闭环管理、人员履职监
督等功能,实现了对 XX 水电站、XX 火电厂等重大工程现场风险
的智能识别与秒级预警。通过引入 VR/AR 沉浸式安全培训技术,
员工安全培训覆盖率达到 100%,高风险作业场景的模拟实训使
员工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实质性增强。这些技术应用使现场隐患排
查效率提升了 50%以上,因“三违”导致的事件数量大幅降低。
4.安全水平稳步提升。集团坚持“安全关口前移”,在工程
设计、设备采购等源头环节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大力推广应用安
全性能更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 XX 海上风电项目、
XX 抽水蓄能电站等工程中,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推广使用自动化
焊接机器人和智能化台车等措施,有效减少了高风险环境下的作
业人员数量。同时,持续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安全生产
月”“安康杯”竞赛等活动,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的浓厚氛围,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得到普遍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标
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
的深层次问题。
1.传统安全风险依然突出。电力建设行业固有的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坍塌等传统安全风险依然是事故防
范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在一些工期紧、任务重的大型项目,抢
工期、赶进度的现象时有发生,容易导致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到
位,传统风险管控压力巨大。
2.新型业务安全风险认知与管控能力不足。随着集团业务向
海上风电、光热发电、新型储能、氢能、综合智慧能源等新领域
快速拓展,新的安全风险不断涌现。比如,海上风电面临的极端海
洋气象风险、大型构件吊装风险;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电池热失控
与火灾爆炸风险;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的泄漏、燃爆风险
等。对于这些新风险的认知、辨识和管控能力尚处于探索阶段,
相应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3.部分基层单位安全管理基础薄弱。集团各级单位安全管理
水平存在不均衡现象。部分项目公司、工程分部等基层单位安全
管理基础仍然薄弱,存在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专业能力不强、
安全投入保障不到位、制度执行“上热中温下冷”等问题,导致
安全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未能完全打通。
4.外包队伍安全管理难度持续加大。电力建设工程大量使用
劳务分包、专业分包队伍,这些队伍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技能和
意识参差不齐,管理难度极大。尽管集团已建立分包单位一体化
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现
象,分包队伍的安全事故占比依然较高,成为集团安全管理的短板
和痛点。
二、“十五五”时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
能源电力行业将迎来更为深刻、更为全面的变革。集团电力建设
业务的安全生产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一)能源电力转型带来的系统性挑战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十五五”时期的核
心任务。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
将从根本上改变电力系统的运行机理。传统“源随荷动”的确定
性平衡模式被打破,源荷双侧的高度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
韧性提出严峻考验。作为电力系统的建设者,集团承建的工程项
目,无论是大规模新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