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科协地市科协主席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科协地市科协主席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来自 XX 市科协的 XX。非常荣幸能有这次宝贵的机会, 在 XX 科协举办的培训班上,与各位同仁一起学习交流。下面我 围绕“健全科协组织体系”这一时代课题,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 科协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其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党对科技界领导的贯彻落实, 关系到科技创新活力的激发,关系到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下面, 我将结合 XX 市科协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围绕健全科协组织体 系的必要性、面临的难点以及对策建议,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思 考,恳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一、XX市科协组织建设的实践与现状 近年来,在 XX 科协和 XX 省科协的有力指导下,在 XX 市委、 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 市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在组织 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夯实了未来发展的 基础。 一是市级科协的组织架构与职能得到初步强化。XX 市科协 内部设有办公室(组宣部)、普及部、学会工作部等职能部门,并管 理下属的科技馆等事业单位,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指挥和执行中枢。 我们严格按照章程开展工作,定期换届,确保了领导机构的活力和 工作的连续性。通过党纪学习教育和常态化的理论学习,机关干 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服务全市科技工作者和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政治保障和思想基础。 二是向下延伸的组织网络覆盖面逐步拓宽。目前,XX 市下辖 的各县区级科协组织已实现全覆盖,并在所有镇街一级配备了分 管科协工作的领导和 1-2 名(专)兼职工作人员,这与一些先进地区 的做法相似,基本构建了“市-县区-镇街”三级组织联系框架。这 一框架在承接上级任务、推动基层科普活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例如,在 2025 年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中,正是依托这一体系,全市得 以组织起 2300 余场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吸引线上线下近 400 万 人次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其中,我市有 9 家单位和 12 项 活动入选了 2025 年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活动名单,这 既是荣誉,也是对我们组织动员能力的一次检验。 三是横向拓展的组织形态日趋多样。除了传统的行政区划组 织体系,XX 市科协还积极推动在高校、企业、园区建立科协组织, 并大力发展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通过项目资助、评优激励 等方式,引导这些“横向”组织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学术交流、技 术攻关和科学普及,有效弥补了科协机关人手不足、专业性不强 的短板。例如,通过设立 XX 科普研学项目我们撬动了大量社会 资源参与到青少年科技教育中来。 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对标新时代赋予科协组织的新使命、 新任务,我们清醒地认识到,XX 市的科协组织体系还存在诸多不 足。组织的“神经末梢”还不够发达,“毛细血管”还不够通畅, 组织覆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服务效能与科技工作 者的期望、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之间仍有差距。 二、新形势下健全科协组织体系的极端重要性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正处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时 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健全科协组织体系,绝非一项常规性的内 部建设工作,而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紧迫任务。 第一,健全组织体系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巩固党在 科技界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科协组织是党的群众团体,其根本 属性是政治性。一个上下贯通、指挥顺畅、覆盖广泛、联系紧密 的组织体系,是确保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能够直达基层、直 达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高速公路”。只有组织健全,才能有效团结 引领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来。 第二,健全组织体系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地 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现代科技创新已不再是单打独斗,而 是系统性、网络化的协同创新。科协组织体系正是构建这种创新 网络的重要节点。一个健全的体系,能够上联国家级学会的顶尖 专家资源,下接基层一线的技术创新需求;横向能够打通高校、科 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壁垒,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这对于推动地 方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健全组织体系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社 会根基的关键举措。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我国公民具备科 学素质的比例在 2024 年底已达到 15.37%,提前完成了“十四五” 规划中 15%的目标。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遍布城乡的科普组 织网络。然而,科普工作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进一步 缩小城乡、区域、人群之间的科学素质差距,就必须依靠一个更 加深入、更加细密的基层组织体系,将科普资源精准、高效地输 送到每一个社区、乡村、学校和家庭。 第四,健全组织体系是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天职、建 设有温度科技工作者之家的根本保障。科技工作者是科协的服务 主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在哪里,科协组织就应该建在 哪里。从实验室里的科学家,到田间地头的“土专家”,再到新经 济组织中的青年创客,他们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只有建立起覆盖 广泛、反应灵敏的组织体系,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诉求,维护他们 的权益,帮助他们成长,真正把科协建设成为一个值得信赖、可以 依靠的“家”。 三、当前科协组织体系建设面临的共性难题 在推进组织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深感“行路难”。结合 XX 市的实践,并观察其他地区的普遍情况,我认为当前主要面临 以下几个方面的共性难题。 一是基层组织覆盖的“广度”与“深度”不足。目前,科协 组织在行政体系内的覆盖相对完善,但在“体制外”的覆盖则显 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在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非公有制经 济组织、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工作者高度聚集的地方,科协组织 的建立率普遍不高。即便一些地方建立了组织,也常常存在“空 壳化”“挂牌化”现象,缺乏实质性活动和有效服务,组织的功能难 以发挥。这种覆盖上的“盲区”和功能上的“弱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