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市委常委会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习近平
总书记近期的重要讲话与重要文章精神,并结合我市实际,研究
部署安全生产、“十五五”规划编制等几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
的重点工作。刚才,各位同志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下面,我讲
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引领,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中找准*定位、展
现*作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用党的创新
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
确方向前进。
第一,要以更高站位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总书记在听
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
做好民族工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的对口支援工
作,不仅仅是经济任务,更是严肃的政治责任。这不仅关乎受援
地区的发展稳定,也反映着我市的政治担当和发展水平。我们必
须深刻认识到,服务国家战略,*不能缺位,也绝不能懈怠。当
前,要将总书记提出的“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深化对口交流的内涵与外延。具体到行动
上,就是要加快推进与*市建立旅游发展联盟。这并非一个简单
的经济合作项目,而是文化交融、产业互动、民心相通的重要载
体。*市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而*在市场开发、线路组织、服
务配套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双方的合作具备天然的互补性。
相关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成立工作专班,主动对接,尽快就合
作框架、运营模式、利益联结机制等核心问题进行实质性磋商。
要力争在年内签署合作协议,并启动首批合作项目。通过“引客
入*”,不仅能为当地带去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更能让两地人
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项工
作,要作为我们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的标
志性工程来抓,务求实效。
第二,要以更大力度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与创造力。总书记
发表的重要文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重申
了党中央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立场,为我们做好当
前经济工作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市经济社
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
业、改善民生的主动力军。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民营
企业面临的困难不容忽视。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坚定不移
地做民营企业的“自己人”“贴心人”。支持民营经济,决不能
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首先,要在“促进公
平”上下功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即将实
施,这是法治保障的根本。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组织专题学习,深
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审视我们的现有政策和
制度,坚决破除那些阻碍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
参与市场竞争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要确保所有
企业,无论大小、无论所有制,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公平竞争。
其次,要在“优化环境”上见真章。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
好。我们之前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十条禁令”“十四条措
施”,是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必须令行禁止,言出必行。要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提升“一网
通办”效能,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常态化开展的“送解
优”行动要走深走实,不能满足于送政策上门,更要帮助企业解
决融资、用工、用地等实际难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关键在
于“亲”而有度、“清”而有为。领导干部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
业家接触交往,主动靠前服务,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但同
时必须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做到交往有道、公私分明。
第三,要以更实举措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乡村振兴
是实现国家战略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服务国家发展大
局的关键一环。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业的振
兴,更是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
织的全面振兴。首先,要聚焦产业振兴,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发
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和
旅游线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其次,要注重人才振兴,通过政
策引导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
农民和乡村治理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再次,要推动
文化振兴,深入挖掘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
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最后,要加强生
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好乡村生态环
境,同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聚焦中心任务,在凝聚社会发展合力中彰显巾帼担当、
汇聚人民智慧
妇女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现代
化新*的征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半边天”的重要作
用。
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
时代妇女事业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要牢记
政治属性,坚持党建带妇建,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妇联工作全过
程、各方面。要紧扣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局,找准切入点
和着力点。例如,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要深化“科技创新巾帼
行动”,发掘和支持更多女性科技人才、女性企业家在关键核心
技术攻关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建功立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
面,要深化“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发展特色
种养、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在广阔农村天地中绽放光
彩;在稳定和扩大就业方面,要深化“巾帼创业就业促进行
动”,通过技能培训、政策扶持、平台搭建等方式,帮助更多妇
女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
妇联组织的生命力在于基层,影响力在于服务。要以改革创
新的精神,持续推进妇联组织建设。一方面,要巩固传统领
域,建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组织,使其真正成为党
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的温暖之家。另一
方面,要积极拓展新领域,加快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
以及各类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建立妇联组织,实现组织覆盖和工
作覆盖的有效延伸,把更多“三新”领域的优秀女性团结凝聚在
党的周围。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妇联工作的领导,在干部配备、经
费保障、阵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为妇联组织履行职能、
发挥作用创造更好条件。
三、坚守安全底线,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筑牢坚不可摧的铜
墙铁壁
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没有安全,一切发展都
无从谈起。当前正值夏秋之交,气候多变,各类生产经营活动频
繁,是事故易发高发期,安全生产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容不得丝
毫麻痹和侥幸。
第一,必须清醒认识当前安全形势的严峻性。近年来,通过
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向好。数
据显示,从2021年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