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适应转变
不断超越
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全校教职员工,代表校党委田辉书记,向 2025
级来自祖国各地的 10447 名本科生、8045 名硕士生、2585 名博
士生,表示热烈欢迎!借此机会,向培育你们的中学老师们、关
爱你们的家长们表示衷心感谢!
从中学到大学,是一次重要的人生转变:从被他人呵护到自
我管理,从依赖到独立,从被动学习到自主探索,从积累知识到
尝试创造。在此之前,大家的目标比较一致,都是考上一所理想
的大学;而进入大学后,每个人的目标将更加开放多元。如果说,
此前的你们像“干细胞”,那么大学将会是激发你们“分化”的
场所。在这里,你们将客观认识自己,发现并强化自己的优势,
逐渐正视并规避自己的不足,最终每个人都将走出自己独特的道
路,完成从成年到成人再到成才的关键转变。
伴随人工智能的崛起,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在悄然转变。
AI已经成为教育和科学变革的新工具,“要不要用”不再是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AI 时代的大学时光一定有别于过往。
一方面,大家要善于利用 AI 辅助学习,助力研究;另一方面,
也要清楚 AI 的局限性,警惕其可能带来的伦理挑战。从技术层
面来看,目前,训练 AI 的数据良莠不齐,其中不乏虚假和错误
信息,导致 AI 可能给出不准确甚至完全错误的答案;有时候 AI
还会出现幻觉,制造完全不存在的信息,模糊真实与虚假的边界。
从社会关系层面来看,AI 的赋能强化了个体能力,让我们能够
独立处理许多原本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在这种“独处”
的情境下,人性和道德都将受到更多的考验。“君子慎独”,我希
望同学们牢记,使用者是 AI 产生结果的真正责任主体,学习和
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遵守学术规范。
AI 不仅重塑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过去,人才侧重于解决问题;而未来,
人才需要更能发现问题,更会清晰地描述问题。过去,单兵作战
与团队合作是人类的主要劳动方式;而未来,人与人之间、人与
AI 之间,甚至 AI 与 AI 之间的高效协作,可能同样重要。过去,
相对于人生的长度,知识更新较慢,职业相对稳定,对心理韧性
的要求也较低;而未来,知识迭代加快,技术变革频繁,对每个
人的职业弹性和心理适应力都会提出更高的挑战。因此,希望同
学们在大学时光里,除了本专业的学习之外,还要有意识地拓展
视野。可以根据兴趣选修跨专业课程,也可以借助丰富的数智化
资源自学新的知识。人文社科的同学要接触一些科学方法,增强
逻辑与理性思维;理工科的同学要注重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品判
性与思辨力——目标是让自己成长为兼具独特知识和多元能力
的复合型人才。综合性大学的魅力正在于此,一次偶然的跨界学
习或尝试,往往会在未来的某个瞬间让你豁然开朗,带来出乎意
料的启示。
AI 的发展虽然日新月异,但还远未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