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市场监管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全市市场监管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上 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市场监管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对标市委 X 届 X 次全会部署和 全省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议要求,系统总结前期工作, 精准研判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全系统广大 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 力以赴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 质量发展大局贡献更大力量。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聚焦效能提升,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新格局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 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 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要更加注重市场力量的内在调节作用,同时必须更好发挥政府作 用。”这为我们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 遵循。前期,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优化营 商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守护安全底线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仍需在提升监管效能上 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提升监管效能是 适应超大规模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 举措,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重要保 障。因此,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 应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着力提升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和规 范性,以高效能监管促进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活市场主体“一池春水”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 展积蓄基本力量。”我们必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破 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 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上取得更大突破,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 本。要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全面推行“一网通办”、“跨省通办”, 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压缩开办时间。要完善市场主体退 出机制,畅通企业注销渠道,实施简易注销程序,促进市场新陈 代谢。要强化涉企收费规范治理,严厉查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 规收费、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等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营造 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生得下、长得大、 活得好。 (二)创新智慧监管模式,织密风险防范“一张天网” 科技赋能是提升监管效能的必由之路。要深入贯彻落实数字 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 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监管方式改革创新,实现由被动监管向主 动监管、由事后治理向事前事中预警、由粗放式监管向精准化监 管转变。要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市场监管平台,推动各类监 管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打通信息孤岛。要深化 “互联网+监管”应用,拓展非现场监管、移动监管、远程监管 等应用场景,提升监管的穿透力和威慑力。要建立健全基于信用 风险分类的差异化随机抽查机制,提高问题发现率和监管针对性, 实现“无事不扰、无处不在”。要强化大数据监测预警,加强对 市场运行、消费投诉、网络交易、重点领域安全等数据的动态监 测和智能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提升风 险感知和早期干预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 线。 (三)健全信用监管机制,树立企业运营“一面镜子”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要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 管机制,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 用分类监管、事后联合惩戒和信用修复全过程。要全面归集整合 各类涉企信用信息,完善信用信息记录和公示制度,确保信息真 实、准确、完整、及时。要大力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科学构 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信用状况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使监管力 量“好钢用在刀刃上”。要依法依规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对象 名单管理制度,明确认定标准、程序及救济途径,推动跨部门、 跨地区信用约束和惩戒,提高失信成本。要完善信用修复机制, 鼓励和引导失信主体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 好信用。要通过信用监管,促使市场主体敬畏法律、珍视信用, 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形成“守信处处受益、失信处处受限”的良 好氛围。 (四)强化法治监管根基,亮明规范执法“一把尺子” 法治是市场监管的基石。要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贯彻落实市 场监管领域法律法规,确保所有监管行为于法有据、程序正当、 处理公正。要持续完善市场监管法规制度体系,及时跟进上位法 立改废释,结合本市实际制定配套规范性文件,增强制度的针对 性、可操作性。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 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细化量 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防止选择性执法、任性执法。要加 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对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产 权侵权、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大的 违法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落实“处罚到人”要求,涉及犯 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要加强执法监督,完善内部层级监督和 专门监督,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 和舆论监督,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二、聚焦秩序规范,营造公平竞争市场新环境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公平竞争是核 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激发 市场活力和创造力的内在动力。前期,我们持续加大反垄断和反 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市场秩序总体向好,但一些领域垄断行为、 不正当竞争问题依然存在,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仍需警惕,维 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必须坚持监管规范和促 进发展并重,持续优化市场竞争生态,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 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 通流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破除壁垒障碍,畅通循环经络 一是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要全面清理废除妨碍统 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对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实 行零容忍。重点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