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坚持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民政党建引领保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坚持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 量民政党建引领保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 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为我们抓好新时代党的建设 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 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市民政局各级党组织 和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推动党建与民政业务深度融 合,不仅是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政治要求,更是践行“民政 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履行好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 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的必然选择和根本保障。我们要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建工作和民 政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着力 探索具有民政特色的深度融合路径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 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推动党建与民政业务深度融合 的极端重要性 (一)这是践行民政政治属性的本质要求。民政部门首先是 政治机关,民政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社会救助体现党的 为民宗旨,养老服务关系共同富裕目标,儿童福利关乎民族未 来,社区治理夯实执政根基,每一项工作都承载着党的重托和 人民的期盼。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就是要把党的政治优 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民政事业的发展优势,确保党中央关于民 生保障和社会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民政系统不折不扣落到实 处,确保民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真正成为党和 政府温暖民心、凝聚民心的桥梁纽带。只有深度融合,才能在 思想上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目标上锚定“兜 住底、兜准底、兜好底”的核心任务,在举措上聚焦解决群 众“急难愁盼”的精准发力,在成效上彰显党领导下民政事业 的温度与效能。 (二)这是破解民政发展难题的关键路径。当前,民政事业 改革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 兴有效衔接任务艰巨,人口老龄化加剧对养老服务体系提出更 高要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待提升,特殊困难 群体关爱服务需要更精细精准。党建业务“两张皮”现象,是 制约我们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深 度融合,就是要运用党建思维和方法,破解民政业务中的堵点 难点痛点。通过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组织功能,统一思 想、凝聚共识、激发干劲,将党的组织力转化为攻坚克难的战 斗力,确保各项惠民政策精准落地、各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 各项服务措施温暖人心。 (三)这是履行党章党规赋予职责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 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要“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 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对于市民政局而 言,“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核心就是履行好民政“三 基”职责,服务好全市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众。《中国共产党支 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机关党支部“围绕服务中心、建设 队伍开展工作”。“服务中心”就是服务民政中心工作、服务 全市发展大局;“建设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 精、作风硬、有温度的民政铁军。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正 是将党章党规要求落到民政实处的具体行动,是实现“团结组 织群众”与“完成任务”有机统一的根本途径。 (四)这是提升民政工作效能的务实之举。民政工作点多、 线长、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党建工作是 做“人”的工作,重在强思想、聚人心、提能力;业务工作是 做“事”的工作,重在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二者犹如车 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深度融合,就是要克服“党建 是务虚、业务是务实”的片面认识,将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 识培养、纪律作风锤炼贯穿于社会救助审核、养老机构管理、 儿童福利保障、社区服务优化、社会组织监管等具体业务环节 之中,实现“强队伍”与“优服务”同频共振,以党员干部思 想境界和业务能力的“双提升”,推动民政服务质量和群众满 意度的“双提高”。 二、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聚焦市民政局党建业务融合的短板 弱项 对照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对标人民群众的新期 待,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市民政局在推动党建业务深度 融合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治引领融入业务核心不够深。部分党员干部对民政 工作的政治属性认识不足,未能自觉将政治要求贯穿业务工作 全过程。例如,在社会救助对象精准识别、养老服务机构规范 管理、社会组织政治方向把关等关键环节,政治标准、政治风 险的研判和防控意识有待加强。在落实惠民政策时,有时存在 机械执行、缺乏温度的现象,未能充分体现党的关怀。 (二)融合载体抓手不够实不够新。谋划党建工作有时与民 政核心业务结合不紧密,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情况。例 如,“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与困难群众走访、 养老服务调研、社区治理难题攻关等结合不够紧密,形式相对 单一,吸引力、感染力有待提升。围绕“党建+社会救 助”、“党建+养老服务”、“党建+社区治理”等特色品牌创 建,思路不够开阔,措施不够具体,成效不够显著。 (三)党务干部能力与融合要求不够匹配。部分党务干部对 民政业务不熟悉、不精通,难以找准党建服务保障业务的切入 点、着力点,“就党建抓党建”。同时,部分业务骨干对党建 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方法掌握不够,参与融合的主动性不 强。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交流机制不够顺畅,复合型人才培养 力度不足。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对融合成效的衡量指标不够 科学精准。 (四)责任压力传导不够到位。“一岗双责”落实存在上紧 下松、逐级递减现象。部分业务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对抓党 建促业务的意识不强、办法不多,未能有效将党建要求融入分 管业务。党建责任与业务责任在基层末梢的协同落实机制不够 健全,压力传导存在“中梗阻”。 三、坚持精准发力,以深度融合新成效开创市民政局高质量 发展新局面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民政局各级党组织必须将推动党建业 务深度融合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核心能力建设,聚焦主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