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松绑 实干赋能 激活基层为民澎湃动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形
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若干
规定》的出台如同精准施策的“组合拳”,直击形式主义、官僚
主义顽瘴痼疾,是推动基层回归服务本位、激发实干动能的重要
契机。广大基层干部当珍惜这份“松绑”与“赋能”,将其迅速
转化为服务民生的强劲“加速度”和治理创新的“新动能”。
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劲,民生担当扛在肩。形式主义、官
僚主义是基层工作的“拦路虎”。《若干规定》直指文山会海、过
度留痕、多头检查等顽疾,从控文件、压会议、去签到等具体环
节为基层“松绑”,目的是让干部从“事务性空转”中解脱,把
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但“松绑”绝不是“松劲”,“减负”
更不是“减责”。基层作为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政策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肩负的民生责任丝毫不能懈怠。广大基层干部
要把“减负令”当作“冲锋号”,从“纸堆”“会场”中抽离,主
动沉到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中,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
为事事有回音的执行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民生责任清单细
化为行动路线图,用办一件成一件的实效,诠释“减负不减担当”
的深意。
赋能不赋权、聚力显本色,初心使命践于行。基层工作千
头万绪,常面临“小马拉大车”的困境——力量不足、资源有
限、权责不清。《若干规定》通过规范借调、厘清权责、整顿
“创建示范”等举措为基层赋能,本质是为干事创业聚力,让干
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