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市委组织部部务会上的讲话提纲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市委组织部部务会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务虚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及对组织工作的重要指示 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总结回 顾今年以来的工作,分析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共同谋 划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全市组织工作的思路方向和重点任 务。务虚求实,集思广益,就是要通过思想的碰撞,把问题找 得更准,把思路理得更清,把举措谋得更实,为推动全市组织 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既有对过往工作的深刻 复盘,也有对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站位高、格局大、落点 实,充分展现了我们组工干部强烈的政治担当和昂扬的精神状 态,我听了很受启发、深受鼓舞。大家提出的许多宝贵意见建 议,我们将认真梳理、充分吸纳。 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我的一些思考,讲几点意见,与同 志们交流。 一、客观审视、坚定信心,在服务大局中彰显组织工作新作 为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组织系统紧紧围绕中 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 展、新成效。 回顾前三季度的工作,我们感到,有几个方面的成绩是值得 充分肯定的。一是政治建设的“主心骨”作用更加凸显。我们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市 超过98%的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纪律淬炼和思想洗礼。我们高标 准举办了市管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主体 班次12期,培训干部超过1500人次,有效引导了广大干部用党 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二是干部队伍的“源头活 水”更加充沛。我们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树立重实干、重 实绩、重担当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上半年,共选派了80余名 优秀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一线岗 位“墩苗”历练,干部队伍的专业结构和年龄梯次得到持续优 化。三是人才聚集的“强磁场”效应更加彰显。我们深入实 施“*英才”计划,成功引进了3个顶尖创新团队和50余名高层 次人才,为我市重点产业链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人才政 策“一站式”服务平台初步建成,人才服务的便捷度和满意度 显著提升。四是基层党建的“战斗堡垒”更加坚固。我们深入 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选派 了120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尽锐出战。上半年,全市村级集体 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12%,平均每个村达到45万元,有力地夯实 了乡村全面振兴的组织基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 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正如刚才一些同志提到 的,我们的工作还面临着不少挑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 重视,并在下一步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把握大势、直面挑战,深刻认识组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新任务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区域竞争日趋激烈,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 巨繁重。这为我们的组织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要 求。 (一)干部能力素质面临“本领恐慌”的挑战。随着我市深 度融入*城市群、建设*产业先行区域重大战略的推进,对干部 驾驭市场经济、推动科技创新、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提出了更 高要求。但从现状来看,部分干部知识结构老化、专业能力不 足、视野格局不宽的问题依然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 不会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大规模、高效率地提升干部队 伍的专业化能力,是我们必须破解的紧迫课题。 (二)人才竞争格局面临“高端流失”的挑战。近年来,我 们虽然在人才工作上投入了很大力气,但与*、*等先进地区相 比,我们的人才政策吸引力、平台承载力、服务软实力仍有差 距。高层次创新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引不来、 留不住”的问题比较突出,人才结构与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需 求还不完全匹配,人才“蓄水池”亟待加固。 (三)基层治理模式面临“转型阵痛”的挑战。随着城镇化 进程加快,城乡结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基 层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城市社区“小马拉大车”现象 普遍,新兴领域党建覆盖仍有盲区,传统乡村治理方式难以适 应现代乡村发展的需要。如何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把党 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担当。 (四)组织工作自身面临“守正创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 新任务,组织工作的一些传统理念、方法和路径已经难以适 应。工作中还存在惯性思维,创新意识不强、攻坚劲头不 足;制度建设的前瞻性、系统性有待加强;运用数字化手段提 升组织工作效能的水平还不高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以自我革命 的精神,推动组织工作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心系“市之大计”,准确识 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和工作方法 的持续创新,牢牢把握新时代组织工作的主动权。 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系统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 工作部署 做好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全市组织工作,总的要求是:坚 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 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为 主题,以加强党的长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 设为主线,着力建设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 伍,着力打造区域性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增强基层党组 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 强组织保证。 重点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铸魂赋能”,在强化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素养 上实现新突破 政治能力是领导干部的第一能力。必须始终把政治建设贯穿 于干部工作全过程。一是实施“凝心铸魂”系统工程。要持续 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学习机制。要 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各级党 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第一议题”,作为干部教 育培训的“第一主课”。计划到2026年底,依托市委党校和市 内高校,分类别、分领域举办8期高层次专题培训班,实现全市 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高质量轮训全覆盖。二是实施“专业赋 能”提升计划。要紧扣我市发展战略,聚焦数字经济、绿色低 碳、现代金融、城市规划等领域,精准开展干部专业化能力培 训。要创新培训方式,多采用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教 学,多组织干部到发达地区、改革前沿、头部企业体悟实训。 计划到2026年,选派不少于200名干部赴*、*等先进地区进行为 期3个月以上的挂职锻炼,培养一批懂经济、懂产业、懂管理 的“行家里手”。三是实施“政治体检”常态化机制。要完善 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把政治标准考察贯穿干部选育管用全 链条。要建立干部政治表现纪实档案,动态掌握干部在重大任 务、关键时刻的政治表现。在干部提拔、职级晋升、评优评先 等环节,必须由纪检监察、政法、审计、信访等部门对政治表 现进行联合会审,坚决把政治上的“两面人”挡在门外。 (二)聚焦“选贤任能”,在激发干部队伍整体活力上展现 新作为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着力建设一支 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是优化选人用人机制。要 打破隐性台阶和论资排辈,不拘一格选用干部。大力实施“优 秀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