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党建引领、安全发展”提升检修一
线安全管理水平的调研报告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
题教育,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电力产业作为关系国计民
生的重要领域,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电力检修作为保障电
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环节,作业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安全
风险点多,一线安全管理工作始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习近平总
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发展决
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本报告旨在结合公司当前电力检修一线安全管理现状,深入剖析
存在的痛点、难点及成因,系统研究项目部临时党组织在护航检
修安全中的领导作用,总结公司在“党管安全”原则下的实践经
验,并提出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安全发展的可操作路径,以期为公
司高质量发展筑牢更加坚实的安全根基。
一、当前公司检修一线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挑战
(一)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仍存隐忧
2025 年以来,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单位认真贯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安全生产形势保持
了总体稳定。截至 2025 年 8 月,公司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电力人身
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安全生产天数持续累积。然而,对照国家能
源局《2025 年电力安全监管重点任务》中“降低事故起数和伤
亡人数”的明确要求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管理的根基尚
不稳固。据统计,今年 1 至 8 月,公司系统内共发生各类安全事件
及未遂事件23起,其中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占比高达65%。
虽然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这反映出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依然存在。
放眼全国,2024 年电力建设领域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同
比均有所增长 这警示我们,电力检修领域的安全风险依然高企,
安全生产工作容不得丝毫松懈。
(二)安全管理面临的痛点与难点
通过对 XX 地区变电站春季预试、XX 区域输电线路年度检
修等多个重点项目进行实地调研,我们梳理出当前一线安全管理
主要存在以下痛点和难点:
1.人的不安全行为顽固存在,安全意识“上热下冷”。尽管公
司层面三令五申,安全培训和警示教育从未间断,但在一线作业层
面,“习惯性违章”现象仍屡禁不止。痛点在于,部分一线员工,特
别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认为“按规矩
办太麻烦”“这么多年都这么干没出过事”,导致安全措施执行走
样。难点在于,安全意识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一个长期过程,
短期、运动式的安全教育效果有限,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固有的作
业习惯 。此外,检修任务重、工期紧的压力下,部分管理人员也可
能默许甚至催促简化安全流程,导致“安全向进度妥协”的风险。
2.物的管理与技术保障存在短板,风险管控“防不胜防”。一
是检修现场的工器具、安全设施管理存在漏洞。部分设备老化、
维护不及时,或临时借用的工器具不符合规范,成为潜在的“物的
不安全状态” 。二是新技术应用不足。当前安全管理仍较多依
赖人力监督和纸质台账,对于作业人员状态、复杂作业环境的动
态风险感知能力较弱,缺乏数字化、智能化的预警和管控手段 。
痛点在于,传统管理模式难以应对点多面广、动态变化的检修现
场。难点在于,智能化安全技术装备的投入成本较高,且与现有管
理流程的融合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3.管理体系的“最后一公里”梗阻,制度执行“两张皮”。公
司制定了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作业流程,但在基层项目部,尤其
是在外包队伍的管理上,存在执行力衰减的问题 。痛点在于,对外
包施工队伍的管控往往“以包代管”,对其人员资质、安全培训、
现场行为的监督力度弱于自有队伍,形成管理“真空地带”。难点
在于,如何将公司的安全管理标准无差别、无折扣地延伸至所有
参与检修的单位和个人,确保安全责任链条的完整闭环,是对项目
管理能力的重大考验 。
(三)成因分析:多重因素交织叠加
上述痛点、难点的形成,其根本原因在于多个层面因素的交
织影响。思想层面,部分干部职工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还不够深刻,未能真正将“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融入血液。
制度层面,虽然制度体系健全,但执行的刚性不足,考核问责机制
未能完全发挥“利剑”作用,对违章行为的震慑力不够 。管理层
面,安全管理与生产进度、成本控制之间的矛盾未能得到有效平
衡,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安全投入和保障被削弱。这些因素叠加,共
同构成了当前检修一线安全管理的复杂局面。
二、项目部临时党组织在检修安全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发挥路
径
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公司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安全生
产深度融合的新路径,特别是在工期紧、任务重、人员构成复杂
的重大检修项目中,通过成立临时党组织,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
优势转化为攻克安全难关的强大力量。
(一)组织引领:把支部建在项目上,筑牢安全“桥头堡”
公司坚持“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在每一个重大检修项目
开工伊始,同步成立由项目主要负责人担任书记、各参建单位党
员骨干为委员的临时党支部或党总支。这种组织设置确保了党的
工作能够与检修任务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实 。临时党支部作
为项目的“主心骨”,其核心作用体现在:
一是统筹协调。临时党支部定期召开支委会、党小组会,专
题研究分析检修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难题。如在 XX 换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