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区委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区委教育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
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我区教育发
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教育工作重点,动
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
育,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
保障。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
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区委、区政府始终
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
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推动全区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
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相比,与新时
代教育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区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近年来我区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区委、区政府始终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近年
来,累计投入资金 XX 亿元,用于新建、改扩建学校,改善办学
条件。新建了 XX 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增学位 XX 个,有效缓
解了入学难问题。加大对学校教学设备、信息化设施等方面的投
入,为学校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为教
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积极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在招生考试制度、教师管理体制、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
系列突破。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阳光分班等政策,
促进了教育公平;开展了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激发了教
师队伍活力;推进了新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提高了课
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培训、引
进人才、开展评优评先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
教学能力。近年来,共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XX 余人次,
引进优秀教师 XX 名,评选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XX 名。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我区教育事业发展做
出了重要贡献。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近年来,我区学生在中考、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本科
上线率和重点大学录取率逐年提高。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艺术
体育比赛中也屡获佳绩,展现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
(二)当前我区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城乡之间、校际之间
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村
学校和薄弱学校在基础设施、教学设备等方面相对落后,优秀教
师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导致教育质量难以提升。虽然我区教师队
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年龄结
构不尽合理,部分学科教师短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有
待更新,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有待提高;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在
一定程度上存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进一步激发。现有的
教育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要指标,过于注重学
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这种评价体
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
成长和学校的特色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
已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但我区部分学校在教育信息
化建设方面还存在滞后现象,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应用不够充分,
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增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教育是
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
工程。当前,我区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教育的要求也更高。办好人民
满意的教育,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
认识到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
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推动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
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
程,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
堂、进头脑。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思想政
治课教师,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
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
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
足体育与健康课程,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 1 小时体育活动时
间。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培养学生
运动兴趣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美育工作,开齐
开足艺术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
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
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配备
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