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 2025 年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培训班上的
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全市举办的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培训
班。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与各位奋战在新兴领域党建一线的同
仁们齐聚一堂,共同学习、深入交流,我倍感珍惜,也深受启发。这
几天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阐释,又有
精准务实的业务指导,让我对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做好新兴领域
党建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明确的方向。下面,我结合本次
学习的心得,以及自身在工作中的一些实践与思考,向各位领导和
同志们作一简要汇报,以期抛砖引玉,共同进步。
一、固本培元深化思想认识筑牢新兴领域党建之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本次培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加强新兴领域党建的重要论述
置于首位,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 XX 省委党校 XX 教
授和 XX 教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十年伟
大变革的系统讲解,我深刻地认识到,新兴领域绝非党建工作的
“法外之地”或“薄弱环节”,而是新时代党的执政根基向社会
最活跃经络延伸的前沿阵地,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
众基础的战略要地。
过去,一些同志可能存在一种惯性思维,认为党建工作主要集
中在机关、国企、农村社区等传统领域。对于互联网企业、平台
经济、商圈楼宇等新兴业态,往往感到“看不见、够不着、管不
住”。本次培训开班式上的讲话明确指出,要切实抓好“两个覆
盖”,这不仅是量的要求,更是质的考量。从“有形覆盖”到“有
效覆盖”的转变,其核心关键在于思想认识的转变。新兴领域从
业人员,特别是青年群体,思想活跃、观念多元,价值追求也呈现出
新的特点。这就要求党建工作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话语体系和工作
方式,不能简单套用传统模式。党建工作不是企业发展的“附加
项”,而是引领和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只有当党组
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与企业的发展需求、员工的成长诉求实
现同频共振,党建工作才能真正从“要我建”转变为“我要建”,
才能在新兴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同时,培训中对《新公司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公共
就业服务政策的解读,也让我从一个新的维度理解了党建工作的
切入点。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不应仅仅是组织学习、开展活
动,更应该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和“服务器”。通过为企业
精准解读政策、链接资源、化解风险、凝聚人才,将党的政治优
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这种服务型党
建的理念,正是筑牢新兴领域党建根基的坚实土壤。
二、靶向施策聚焦主责主业破解新兴领域党建之困
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是现实而具体的。党员流动性
大、组织归属感弱、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是普遍存
在的痛点。本次培训所倡导的“靶向授课”和“面对面破解痛点”
的方式,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首先,是责任体系的构建。开班式上强调的“行管主抓、属
地兜底”机制和“责任闭环”,是破解“谁来抓、谁来管”问题
的金钥匙。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涉及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多
个部门,也与街道社区等属地单位密切相关。构建一个权责清晰、
协同高效的联动机制至关重要。例如,市场监管部门在企业注册
环节同步采集党建信息,人社部门在人才服务中同步发现党员,税
务部门在政策辅导中同步对接党组织,属地街道则发挥兜底和日
常服务功能,形成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只有各
司其职、同向发力,才能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实现对新兴领域党组
织的动态、全时、全域管理。
其次,是组织建设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本次培训中为 23 个新
建实体型党组织开展的“一建五送”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送党旗、送徽章、送图书、送标牌、送经费,看似是基础性的物
资支持,实则传递了一种强烈的政治信号和组织关怀。它让新建
的党组织从一开始就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力量,快速建立起归属
感和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