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县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县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会议上的讲 话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发展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教育改革发 展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县义务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面 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的重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加快推进我县 义务教育迈向更高质量、更趋均衡的新阶段。参加今天的会议有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相关领导,各乡镇(街道)主要 负责同志,县教育局班子成员及各股室负责人,各中小学校长、 幼儿园园长等。刚才,县教育局、*镇、*街道分别作了汇报发言, 既总结了各自在推动义务教育发展方面的做法和成效,也提出了 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 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信心与决 心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 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 教育改革创新,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推动全县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 (一)在教育投入方面,我县始终保持教育经费的稳定增长, 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按在校学生人数 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2022 年,全县教 育经费总投入达到亿元,较 2021 年增长%,其中义务教育经费 投入亿元,增长%;2023 年,教育经费总投入增至亿元,义务教 育经费投入亿元,分别同比增长*%和*%。这些经费的投入,为 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教师待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等提供了有力 的资金保障。 (二)在办学条件改善上,我们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 化建设工程、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工程等,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的硬 件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截至目前,全县所义务教育学校中,已 有所达到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占比达到*%。学校的教学 楼、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设施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学设 备、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仪器配备率大幅提高,%以上的班级实 现了多媒体教学全覆盖,%的学校建成了校园网络,为开展现代 化教育教学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例如,镇中心小学,过去办学 条件较为简陋,教室陈旧,教学设备不足。通过实施薄弱学校改 造工程,投入资金万元,新建了教学楼栋、标准化操场*个,配 备了全新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 学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三)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不断完善教师招聘、培养、培训、激 励机制。近年来,全县共新招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名,其中本 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有效补充了教师队伍力量。同时,加 大教师培训力度,每年组织开展各类教师培训活动余次,培训教 师余人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我们还 建立了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每年安排*名城区优秀教师到农 村学校支教,名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学习,促进了城乡师资 力量的均衡配置。县第一中学的老师,是我县的骨干教师,连续 三年到乡中学支教,不仅带去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 帮助该校培养了一批青年教师,使该校的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四)在教育质量提升上,我县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 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 提升。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始终保持在*%, 巩固率达到*%以上。在全市中小学学业水平测试中,我县义务 教育阶段学生的平均分、优秀率等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同时, 我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展体育、艺术、科技等各类课 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县实验小学组建了多个学 生社团,如机器人社团、舞蹈社团、书法社团等,学生在各类竞 赛中屡获佳绩,其中机器人社团在全省中小学机器人大赛中获得 一等奖项、二等奖*项。 特别是近日,随着红绸徐徐滑落,“凤台县实验小学教育集 团”“凤台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的金色牌匾在热烈的掌声中正 式亮相,这标志着我县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 衡发展迈入了新阶段。“两大”教育集团分别由县域内优质校与 成员校联合组建,旨在打破校际及学段壁垒,通过资源整合、 优势互补,构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共享的新格局。这一举措既是 落实“教育强县”战略的关键行动,也是兑现“办好家门口每一 所学校”民生承诺的生动实践,彰显了我县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 决心,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了新路径,也为区域教 育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二、正视问题,清醒认识当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面临的 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与国家和省 市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相比,还有一 定的差距。 (一)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突出。虽然我们在改 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城乡师资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城乡之间在 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学 校在硬件设施上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区学校相比,在现代 化教学设备的配备和更新上还存在滞后现象;农村学校的教师队 伍结构不够合理,优秀教师留不住、引不来的问题较为突出,骨 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相对缺乏,导致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城区 学校存在一定差距。据统计,目前我县城区学校中,高级职称 教师占比达到*%,而农村学校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仅为*%;城区 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农村学校为*%。 (二)校际之间发展差距较为明显。除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外, 县域内不同学校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一些优质学校由于历史积 淀、地理位置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等原因,吸引了大量优质生源, 形成了“择校热”现象,而一些薄弱学校则面临生源不足、办学 困难的局面。这种校际差距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也不利于全县义务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例如,县第二小学是我 县的一所优质学校,每年报名入学的学生远超招生计划,而距离 其不远的县第三小学则生源相对较少,办学压力较大。 (三)教育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当前,我县义务教育 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仍然存在重应试、轻素质的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