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谈
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深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五卷,赋能高质量跨越发展”为主题开展集体学习。刚才,几
位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和分管领域,畅谈了学习体会,既有对理论
的深刻理解,又有对实践的深入思考,充分彰显了大家在学习中
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积极态度和高度自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系统收录了党的二十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方面的重要论述,生动展现了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的伟大实践。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与前
四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这部著作不仅是解答“中国之问、世
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理论宝库,更是我们在新时代
新征程中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行动纲领。全
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站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学习贯彻第五卷作为一项
重大政治任务,力求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知行合一。下面,我
讲三点意见。
一、精读细研,领悟精髓要义,夯实思想之基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关键在于深刻领会其精
神实质,精准把握其立场观点方法,将其转化为武装头脑、指导
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伟力。第五卷明确
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相结合”,这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根本遵循和重要法
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大
地,同时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从“自强不
息”“厚德载物”的传统精神中,我们能看到新时代奋斗精神和
包容理念的影子;从“协和万邦”的外交智慧中,能体会到推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我们要深刻把握贯穿其中
的“六个必须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中,我们既要遵循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结合本地的历
史文化、风土人情和产业特色,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
振兴之路,避免生搬硬套、脱离实际。
(二)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第五
卷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中国特色、9个本质要求和5个
重大原则,为我们描绘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当
前,我市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
着经济下行压力、科技创新挑战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重任务。在
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要从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中国式现代化
强调的是高质量发展,不是单纯追求速度和规模的扩张,而是注
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不是片面的某一领域的发展,而是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我们在推动城市建设
和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总量的增长,也要关注民生福祉的
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比如在推进城市
新区建设时,要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产业、居住、公共服务
等功能区域,注重生态环境的打造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实现城市
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二、学用结合,推动实践转化,激发发展活力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
政》第五卷与推动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
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产业升级。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推动高质量发
展的指挥棒。我们要立足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坚定不移贯彻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创新发展方
面,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培
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例如,支
持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
同创新机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
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在协调发展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