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
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总结会上的讲话
一、深刻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时代价值与思想伟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权威教材和根本遵循。其时代价值不仅体现在理论创
新的高度,更彰显于实践指导的深度。全书以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内与国际相关
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宏阔视野,进一步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
时代课题,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部
著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为
我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供了最新教材。
(一)第五卷的政治引领力体现在其为新时代奋斗方向提供了“定盘星”。通过
学习,我们进一步看清了大局大势,坚定了政治立场,必须不断增进对“两个确立”的
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将“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例
如,书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论述,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
战略指引。只有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才能在复杂形势中保持战略定力,确保各项工
作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这部著作深刻记录了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
领党和人民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
史进程,全面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战略运筹大党治理、大国治理、全球治理取得的
最新理论成果。其政治引领力还体现在对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的深刻阐述,展现了
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新贡献。
(二)第五卷的理论创造力在于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
界”。全书坚持“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理论观点。
这些成果不仅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更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
想武器。比如,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科学揭示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要求我们
打破传统发展模式依赖,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动能。这种理论创造力,要求
我们必须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从中学立场、学观点、学方法。第五卷系统汇
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展现出强大的理论创造力。它深化了对
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坚持“两个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
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三)第五卷的实践指导力表现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本书聚焦中国
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领域提
出了一系列科学方法论。例如,书中强调“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与安全”“以人民
为中心”等原则,为我们破解超大城市治理、区域协同发展等难题提供了实践钥匙。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必须把书中蕴含的智慧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思路,如通
过深化改革开放“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
心竞争力”。第五卷生动记录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全新征程,具有强大的实践指导
力。它科学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
们深刻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自觉从党的创
新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一贯到底、落地
见效。
二 聚焦关键任务以学习成效赋能现代化建设新实践
学习第五卷重在知行合一,必须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将思想伟力转
化为发展动能。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以“干字当头、奋力一跳”的
精气神,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
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必须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
略和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多重复
杂关系。
(一)强化“五个中心”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要围绕“五个中心”定位,持
续做强“四大功能”,强化整体效应、平台效应、放大效应和辐射效应。例如,在科技
创新领域,需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赛道,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
合;在经贸领域,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同时,要注重通
过“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锚定目标、查漏补缺,在全国高质量发展版图中争
先进位。我们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
重要着力点,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
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坚定发展信心,抓住四季度“关键期”,全力巩固拓展经济回
升向好态势,有力有效打好“十四五”收官战。
(二)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内生动力与外部活力。改革是关键一招,开放是必
由之路。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国资国企改革、投融资体制、要素市场
化配置等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开放层面,需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
设,推动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现“港产城”深度融合。例如,可通过建设高
水平自贸试验区,探索跨境数据流动、绿色贸易等新规则,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经
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
化这个主题,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
改革举措。我们要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
制;注重全面改革,统筹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
(三)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筑牢民生福祉根基。要全面落实“民生为大”的要
求,把更多资源投向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具体而言,需加快“15分钟生活
圈”“2小时交通圈”等民生工程,推动共同富裕。同时,要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