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镇反电诈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对
我镇当前面临的电信网络诈骗严峻形势进行再分析、再研判,
对下一步的反诈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同志已
经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并对我镇当前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刻
剖析,*同志也对全镇的反诈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讲得都
非常具体、非常到位,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
见。
一、认清严峻态势,时刻绷紧反诈斗争这根弦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镇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范和打击工作刻不容缓。从今年 1-7
月的数据来看,我镇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58 起,涉案
金额高达 890 余万元。虽然案件总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
15%,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成绩,但我们更要看到问题的另
一面:单案平均损失金额却上升了近 20%,百万元以上的大
案时有发生。这充分说明,诈骗分子的手段在不断升级,精
准化、专业化、集团化特征愈发明显,对我们群众财产安全
的威胁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隐蔽和致命。
从案件类型来看,我镇的发案情况与全国趋势基本一致,
主要集中在三大类:一是“贪财类”诈骗,这是发案率最高
的类型。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追求高回报、贪图小便宜的心
理,通过“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网络博彩”等方式,
先以小利诱惑,再诱导大额投入,最终血本无归。我镇今
年上半年发生的一起虚假投资诈骗案中,一位居民在短短两
个月内,就被骗走了毕生积蓄 60 多万元,教训极其惨痛。
二是“贪色类”诈骗,这类案件的受害者往往承受着财产和
精神的双重打击。以“裸聊敲诈”“网络招嫖”“杀猪盘”为
代表,犯罪分子利用人性弱点,编织情感陷阱,获取私密信
息后进行敲诈勒索,或是在建立“恋爱”关系后诱导投资。
全国数据显示,“杀猪盘”类案件的受害者人均损失高达数
十万元,对我镇部分青年群体构成了严重威胁。三是“轻信
类”诈骗,这类诈骗迷惑性强,防不胜防。冒充“公检法”、
冒充领导、冒充电商客服、注销“校园贷”、发送“ETC 认
证”短信等,都是常见手法。犯罪分子往往能够精准说出受
害人的个人信息,极易使人陷入恐慌,从而按照其指令进行
操作。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和案例,都在向我们敲响警钟。
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破坏社会和谐
稳定的突出毒瘤。全镇上下,每一位干部、每一个单位,都
必须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福祉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
反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坚决摒弃“与己
无关”的看客心态和“一阵风”的运动思想,以“时时放心
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
中去。
二、坚持协同作战,全面织密反诈防控这张网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公
安机关一家能够包打天下,必须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综合治理,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行业
监管、社会参与”的“全民反诈”工作格局。*同志已经对
任务分工做了详细部署,我再强调一下协同作战的几个关键
节点。
第一,要强化“快打”体系的联动效能。派出所、政法
办牵头建立的“24 小时在线快打机制”,是我们的核心战斗
力。这个“快”,不仅是公安机关接警止付要快,更是全社
会联动响应的速度。银行机构要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
对柜台办理的大额取现、向可疑账户频繁转账等异常行为,
不能简单地“风险提示了事”,必须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与派出所实现秒级信息互通和处置联动。市场监管部门要强
化对辖区内网络科技公司、信息服务公司等经营主体的日常
监管,对那些打着“科技创新”旗号,实则为诈骗活动提供
技术支持、引流服务的“黑灰产”,要做到露头就打,坚决
铲除其生存土壤。
第二,要夯实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各村、社区是反诈
工作的“神经末梢”,工作做得实不实,直接关系到防控的
成败。要把反诈宣传纳入网格员的日常工作职责和考核内容,
确保网格员不仅是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员,更要成为反诈
知识的“活字典”“移动宣传站”。要对辖区内的“九小场
所”、出租屋、流动人口进行地毯式排查,建立高危易感人
群的动态台账,包括独居老人、外来务工人员、财务人员等,
进行“一对一”的精准预警和滴灌式宣传。对辖区内的企业,
特别是*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这样的大型用工单位,要建立常
态化的警企协作机制,将反诈培训作为新员工入职的“第一
课”。
第三,要筑牢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