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日党课讲稿:在党风的自我净化中赢得
历史主动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
亡。”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振聋发聩的判断和警示,从历史、时代
和大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 xxx 多年的历史证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一
个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赢得历史主动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过去在
进行、现在在进行、将来仍然要进行。党要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怪
圈,就必须在长鸣的警钟声中保持历史的清醒,坚持不懈抓好党
的作风建设,确保党在任何复杂条件下都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一、在探索奋进的征程中自我淬炼
“生死存亡”四个字,字字千钧。xxx 多年来,它始终像一个
高悬的警钟,敲响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征程上。
从红船启航,我们党就展示出敢为人先、勇担使命,深入基
层、组织群众,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等良好作风。大革命期间,
党中央发出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反腐文件《中央扩大会议通告——
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有效净化了党员队伍。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开展对中国国情
的调查研究,找到了独特的井冈山道路。但是,以照搬书本和外
国经验为特点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正反两种结果,说明了党的思想作风和思想路线对党的生死存亡
起着多大的作用。
吸取惨痛教训,在 19xx 年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中
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之后,
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
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新
的水平。党的七大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
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党中央在延安卓有成效的局部执
政,使抗日根据地的为政清廉与国民党统治区的奢靡腐败形成鲜
明对照,“延安作风”和“西安作风”的巨大反差让许多民主人士断
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党中央“进京赶考”前,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当李自成”,这
是“进京赶考”的第一个目标。
19xx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为掌
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在执政条
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辛探索。虽然时有
趔趄,但意志一直坚定;虽然曾遭曲折,但仍然可圈可点。实践
作答:“不当李自成”的目标实现了。今天,中国共产党执政已经
超过 xx 年,成为拥有 xxxx 多万名党员、领导着 xx 亿多人口大
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党在作风上自我
淬炼的成效有目共睹。
中国共产党更长远的目标,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怪圈。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专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
机关,必须厉行廉洁的、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
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
新中国成立刚刚一个多月,中共中央就作出《关于成立中央
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19xx 年 x 月,《中华人民
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公布。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惩
治贪污条例,鲜明表达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决心。19xx 年,党
的八大总结执政七年以及苏联、东欧的经验教训,对党的作风建
设提出新的要求,强调要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反对
官僚主义,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
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线,反对主观主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反对宗派
主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它使中国共产
党挑起了新的历史重任,也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总结历史经验,面对现实考验,我们党提出,“执政党的党
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
远搞”,“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用“生死存亡”警醒全党,振聋发聩!不改革,中国就死路一
条;但如果过不了改革开放这一关,腐败了,党也就垮台了。所
以,党必须在开创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征途上,以党风的自我
净化赢得历史的主动。
在拨乱反正中,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同时,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了使民主制度化、
法律化的任务。这次全会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
转折。随之,党恢复建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党内
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
题的决议》。
改革大潮兴起,必会卷起一些泥沙;开放之窗打开,也会有
苍蝇蚊子飞入。针对党内外不正之风的泛起,党中央及时采取措
施,制止各种形式的歪风侵袭。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作出关
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历史任务的同时,坚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党的思想
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提出全面要求,特
别是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党风建设的重点,强调反腐败是一场严重
的政治斗争。
新世纪新阶段,党从保持先进性的高度,进一步开创作风建
设的新局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对权力加以监督
制约,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对党员干部
的基本要求。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
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同时,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滥用权
力、贪污贿赂的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
反映强烈的、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二、在两个大局的博弈中赢得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
际两个大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