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镇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全镇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 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主要 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省、市、区关于驻村帮扶工作的最新精 神和部署要求,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 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安排部署。刚 才,我们共同学习了《*省驻村帮扶工作指引》和《农村基 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希望大家能深刻领会,并将其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啃下了最硬的 骨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正迈向更广阔的战场。驻村 帮扶工作是衔接两大战略的核心枢纽,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成果、筑牢乡村振兴基石的关键举措。全镇的干部职工、驻 村工作队员和村党支部书记们,是这项伟大事业的直接实践 者和一线战斗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下面,我讲三点意 见。 一、提升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 使命感扛起驻村帮扶的时代重任 驻村帮扶工作,绝非一项常规性的下乡任务,而是一场 深刻的政治实践和民心工程。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脱贫家庭 的福祉,更关系到我们党执政根基的稳固,关系到乡村振兴 战略大局的顺利推进。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 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要深刻认识到,驻村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 果的“压舱石”。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历史性地解决 了绝对贫困问题,但脱贫基础尚不稳固,部分群众仍处在返 贫致贫的边缘。返贫风险如同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 之剑”,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驻村工作队就是我们安 插在防返贫一线最前沿的“哨兵”和“探头”。你们的日常 走访、动态监测、精准帮扶,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第一道、 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只有你们把根深深扎在村里,把情 紧紧连在群众心上,才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化解风险,确 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第二,要深刻认识到,驻村帮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 “先锋队”。乡村振兴是一篇涵盖产业、人才、文化、生态、 组织“五大振兴”的宏大文章。这篇大文章,不能只停留在 规划图纸上和会议文件里,必须落实在田间地头、千家万户。 驻村工作队作为一支来自不同领域、具备专业优势的力量, 正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催化剂”和“突 击队”。你们要协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找准产业定 位,培育文明乡风,提升治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你们既 是政策的“宣传员”,又是项目的“施工员”,更是群众的 “服务员”,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直接、最有 效的桥梁和纽带。 第三,要深刻认识到,驻村帮扶是锤炼干部队伍、践行 初心使命的“大熔炉”。乡村是观察社会、体察民情、增长 才干的最好课堂。基层一线工作复杂艰巨,最能考验干部的 党性、能力和作风。把最优秀的干部派到乡村振兴的一线, 既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锻炼干部的战略考量。同志 们要珍惜在基层的每一天,把驻村帮扶的经历当作人生的一 笔宝贵财富,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砥砺品质、在推动乡村发 展中增长本领、在应对复杂局面中锤炼作风,真正做到“向 下扎根、向上生长”,努力成长为一名让党放心、让群众满 意的优秀干部。 二、聚焦核心任务,狠抓精准落实,以务实的举措和过 硬的成效提升驻村帮扶的质量水平 驻村帮扶,核心在“帮”,关键在“扶”,成败在“精 准”。工作千头万绪,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聚焦核心任 务,靶向施策、精准发力,确保每一份力量都用在刀刃上, 每一笔资金都花在关键处。 第一,织密织牢防返贫动态监测“防护网”,坚决守住 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监测是帮扶的前提。必须将防返 贫动态监测作为驻村帮扶的重中之重,做到“早发现、早干 预、早帮扶”。一要拓宽监测渠道。要将农户自主申报、基 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和社会监督发现等多种方式有机 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大力推广使用“*省一键报贫”线上系 统和我区自主开发的“*区防止返贫监测快速响应”小程序,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要成为这些 现代化工具的熟练使用者和推广者,确保有返贫致贫风险的 群众能够第一时间、通过最便捷的渠道被发现。二要严格监 测程序。严格执行“村级评议、乡镇初审、县级审定”的程 序,确保识别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对于新识别的监测对 象,要开通“绿色通道”,确保从发现到审定的时间一般不 超过 20 个工作日,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三要精准落 实帮扶措施。精准,是监测帮扶的灵魂。要牢固树立“一户 一策”的理念,对纳入监测的每一户家庭,驻村工作队都要 会同村“两委”深入分析其返贫致贫风险点,是因病、因学、 因灾,还是因就业不稳?然后对照我区涵盖产业、就业、医 疗、教育、住房、饮水等九大类的帮扶措施,量身定制个性 化的帮扶方案,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内容和完成时限。去 年,我区累计识别监测对象超过 4000 户、1.5 万人,风险消 除率超过 60%,这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