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
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主要任务
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
的重要思想和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
委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部署要求,分析研判我市人才工作面
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审议相关文件,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
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路径、
压实责任,推动全市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奋力谱写中国
式现代化*篇章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刚才,我
们原则审议通过了《*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
造区域人才高地的行动计划(2025-2027 年)》和《*市人才
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修订稿)》。这两个文件,是领导
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基础
上形成的,紧扣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结合了我市发展的阶
段性特征和人才工作实际,针对性、操作性都比较强。会后,
请办公室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抓紧修改完善,尽快按程序
报批印发实施。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主动认领任务,细化
落实举措,确保文件精神落地生根。下面,结合当前形势和
下一步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
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我们常讲,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三者
之中,人才是核心纽带,是激活生产力、驱动创新的关键变
量。*要转型、要发展、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
抢占先机,根本出路在创新,核心支撑在人才。
(一)从政治高度看,做好人才工作是践行“两个维护”
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人才工作发表一系
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深刻回答了为什么
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
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
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总书记考察山西时的重要讲话
重要指示,饱含着对山西发展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才工作的殷
切期望。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
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及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确保我市人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从发展维度看,做好人才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迫切需要。当前,*正处在加快建设“一城两区三门户”
(区域性中心城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晋南市域中心城市新增长极,山西高水平开放门户、中部地
区先进制造业门户、华夏文明根祖文化国际旅游门户)的关
键时期。无论是培育壮大“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合成
生物、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还是做优做强现代
农业、文旅融合、商贸物流等特色产业;无论是加快传统产
业转型升级,还是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领域新赛道;
无论是提升城市能级,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每一项艰巨
任务,都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的
引领和支撑。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直接关系到我们战
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发展质效。
(三)从竞争态势看,做好人才工作是赢得区域竞争优
势的战略抉择。人才竞争已成为区域竞争最核心的领域之一。
全国各地、省内各市都在千方百计抢人才、留人才、用人才,
政策力度之大、平台投入之多、服务举措之细前所未有。我
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人才总量、高层次人才比例、创新
平台能级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甚至省内先进地市相比,仍有
不小差距。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的问题在部分领域
还比较突出。如果我们不能在人才工作上拿出超常规的举措、
实现突破性的进展,就难以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制高点、掌
握主动权。
因此,全市上下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
念,切实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危机感和“时不
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战
略位置,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像抓项目建设一样
抓人才培育,像优化营商环境一样优化人才生态,真正以人
才工作的新突破引领和支撑*发展的新跨越。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扎实做好人才“引育用留”
全链条文章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遵循人才成
长规律和市场规律,紧紧围绕我市发展大局和产业需求,在
“引、育、用、留”四个关键环节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一)在“引”上拓渠道、求精准。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引进是重要途径,但必须突出精准性和实效性。一要聚焦产
业需求引。紧紧围绕打造“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和现代
农业、文旅康养、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建材等优势特色
产业,深入开展企业人才需求摸排。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牵头,
组织发改、工信、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联合重点企业、
产业园区,动态编制发布我市急需紧缺人才目录。这个目录
不能大而化之,要具体到专业领域、技术方向、能力层次,
成为我们精准引才的“导航图”。二要创新方式方法引。加
大“双招双引”力度,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深度融合,做
到项目落地与人才引进同步谋划、同步推进。积极探索“以
才引才”模式,充分发挥我市现有高层次人才、企业家、*
籍在外成功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推行“柔性引
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鼓励企业采取“周末工程师”
“候鸟专家”、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多种灵活方式,吸引
域外智力为我服务。支持在发达地区、重点高校设立“人才
飞地”“研发飞地”。三要瞄准重点群体引。持续实施高层次
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
产业、引领新兴学科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高度重视
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同时,要
眼光向内,大力吸引*籍优秀人才回乡创新创业,打好“乡
情牌”“亲情牌”,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诚意和发展的机遇。
(二)在“育”上强基础、重特色。解决人才长远发展
问题,培育是根本之策。要坚持自主培养与对外引进并重,
着力构建具有*特色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一要突出本土化
培养。这是我们的基本盘。要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
聚焦几个重点领域下大力气:一是现代农业人才。*是农业
大市,建设现代农业强市,迫切需要一大批懂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