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组织部部务会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务虚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及对组织工作的重要指示
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总结回顾
今年以来的工作,分析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共同谋划 2025 年
下半年及 2026 年全市组织工作的思路方向和重点任务。务虚求
实,集思广益,就是要通过思想的碰撞,把问题找得更准,把思
路理得更清,把举措谋得更实,为推动全市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既有对过往工作的深刻
复盘,也有对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站位高、格局大、落点实,
充分展现了我们组工干部强烈的政治担当和昂扬的精神状态,我
听了很受启发、深受鼓舞。大家提出的许多宝贵意见建议,我们
将认真梳理、充分吸纳。
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我的一些思考,讲几点意见,与同
志们交流。
一、客观审视、坚定信心,在服务大局中彰显组织工作新作
为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组织系统紧紧围绕中
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新成效。
回顾前三季度的工作,我们感到,有几个方面的成绩是值得
充分肯定的。一是政治建设的“主心骨”作用更加凸显。我们坚持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市超过
xx%的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纪律淬炼和思想洗礼。我们高标准举
办了市管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
xx 期,培训干部超过 xxxx 人次,有效引导了广大干部用党的创
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二是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更加充
沛。我们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
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上半年,共选派了 xx 余名优秀年轻干部
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一线岗位“墩苗”历练,干部
队伍的专业结构和年龄梯次得到持续优化。三是人才聚集的“强
磁场”效应更加彰显。我们深入实施“x 英才”计划,成功引进了 x
个顶尖创新团队和 xx 余名高层次人才,为我市重点产业链发展
注入了强劲动能。人才政策“一站式”服务平台初步建成,人才服
务的便捷度和满意度显著提升。四是基层党建的“战斗堡垒”更加
坚固。我们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
组织,选派了 xxx 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尽锐出战。上半年,全
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 xx%,平均每个村达到 xx 万元,
有力地夯实了乡村全面振兴的组织基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
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正如刚才一些同
志提到的,我们的工作还面临着不少挑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
高度重视,并在下一步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把握大势、直面挑战,深刻认识组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新任务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区域竞争日趋激烈,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
繁重。这为我们的组织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要求。
(一)干部能力素质面临“本领恐慌”的挑战。随着我市深度
融入 x 城市群、建设 x 产业先行区域重大战略的推进,对干部驾
驭市场经济、推动科技创新、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
求。但从现状来看,部分干部知识结构老化、专业能力不足、视
野格局不宽的问题依然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
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大规模、高效率地提升干部队伍的专业化能
力,是我们必须破解的紧迫课题。
(二)人才竞争格局面临“高端流失”的挑战。近年来,我们
虽然在人才工作上投入了很大力气,但与 x、x 等先进地区相比,
我们的人才政策吸引力、平台承载力、服务软实力仍有差距。高
层次创新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
问题比较突出,人才结构与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还不完全匹
配,人才“蓄水池”亟待加固。
(三)基层治理模式面临“转型阵痛”的挑战。随着城镇化进
程加快,城乡结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基层治
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城市社区“小马拉大车”现象普遍,新
兴领域党建覆盖仍有盲区,传统乡村治理方式难以适应现代乡村
发展的需要。如何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把党的组织优势转
化为治理效能,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担当。
(四)组织工作自身面临“守正创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
任务,组织工作的一些传统理念、方法和路径已经难以适应。工
作中还存在惯性思维,创新意识不强、攻坚劲头不足;制度建设
的前瞻性、系统性有待加强;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组织工作效能
的水平还不高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动组织
工作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心系“市之大计”,准确识变、科
学应变、主动求变,以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和工作方法的持续创
新,牢牢把握新时代组织工作的主动权。
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系统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
工作部署
做好 2025 年下半年及 2026 年全市组织工作,总的要求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
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加强党的长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着力建设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着力打造区域
性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
能,为奋力谱写 x 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重点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铸魂赋能”,在强化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素养上
实现新突破
政治能力是领导干部的第一能力。必须始终把政治建设贯穿
于干部工作全过程。一是实施“凝心铸魂”系统工程。要持续巩固
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学习机制。要把习近
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
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第一议题”,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第一主
课”。计划到 2026 年底,依托市委党校和市内高校,分类别、分
领域举办 x 期高层次专题培训班,实现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高质量轮训全覆盖。二是实施“专业赋能”提升计划。要紧扣我市
发展战略,聚焦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现代金融、城市规划等领
域,精准开展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要创新培训方式,多采用案
例式、研讨式、体验式教学,多组织干部到发达地区、改革前沿、
头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