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三新领域妇联
组织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工作
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
事业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妇联、省妇联关于
深化妇联改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最新部署,总结我市前一
阶段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研究部署下一
阶段重点任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我市“三新”领域
妇联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
设的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妇
女事业和妇联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妇联组织是党
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积极探索在新经济
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媒体、集贸市场等领域建立妇女组
织,实现妇女群众在哪里,妇女组织就建在哪里,妇联工作就
跟进到哪里”。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妇联工
作,特别是向“三新”领域延伸工作手臂、拓展组织覆盖指明
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强“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是巩固党执政的妇女群众
基础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新经济组织、新
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部
分,也成为吸纳妇女就业的重要渠道。据最新统计,截
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在“三新”领域就业的女性已超
过5000万人,在我市,这一比例也占据了新增就业女性的60%以
上。她们是推动科技创新、繁荣市场经济、参与社会治理的重
要力量。将这部分日益壮大的妇女群体紧密团结在党的周
围,是妇联组织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必须把“三
新”领域作为妇联组织建设的“新蓝海”和“主战场”,通过
有形有效的组织覆盖,把党的关怀和主张传递给每一位“三
新”领域妇女,引导她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加强“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是纵深推进妇联改革的战
略重点。深化妇联改革,关键在于破解“机关化、行政化、贵
族化、娱乐化”问题,核心是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改革成效怎么样,最终要看基层组织强不强、工作活不活、妇
女群众的获得感多不多。长期以来,我们的组织网络主要集中
在传统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和城乡社区。面对“三新”领域
妇女群体急剧增长的态势,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跟进、有效覆
盖,妇联组织的群众基础就可能被削弱,桥梁纽带作用就可能
打折扣。因此,向“三新”领域进军,是妇联组织自我革新、
强基固本的破题之举,也是衡量我们改革是否“落地见效”的关
键标尺。
加强“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是精准服务妇女群众的现
实需要。“三新”领域的妇女群体呈现出年轻化、高知化、职
业多元化、需求个性化等新特点。她们在职业发展、权益维
护、婚恋交友、家庭教育、身心健康等方面,面临着许多新情
况、新问题。比如,平台女骑手、女主播等灵活就业女性的劳
动保障问题,女性科创人才的成长发展瓶颈问题,社会组织女
性负责人的能力提升问题等,都需要我们提供更加精准、专
业、高效的服务。建立妇联组织,就是要打造一个离她们最
近、最懂她们、最能帮助她们的“娘家”,及时了解她们的所
思所想所盼,有效回应她们的急难愁盼,把服务送到她们最需
要的地方,切实增强她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聚焦重点任务,精准施策破解“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
设的难点堵点
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扩大
覆盖面,更要提升组织力。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市已在“三
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近1800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
在覆盖不均衡、作用发挥不充分、队伍活力不足等问题。我们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务求实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实现“两个覆盖”同频共振。党建是
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必须紧
紧跟上党建的步伐。要主动融入党建工作大局,建立健全与组
织、市监、民政、商务等部门的常态化联动机制,推动“党建
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深度融合。要紧跟党建“堡垒工
程”,凡是已经建立党组织的“三新”领域单位,妇联组织要
第一时间跟进组建,力争实现“应建尽建”。对于暂不具备建
立党组织条件的,也要积极作为,先行建立妇联组织,为后续
建立党组织孵化骨干、凝聚群众。在实现“组织覆盖”的同
时,必须下大力气推进“工作覆盖”。要坚决杜绝“挂牌子、
空运转”现象,确保组织建起来后,思想引领、关爱服务、维
权帮扶等工作能实实在在开展起来,让妇女群众真正感受到组
织的存在和价值。
(二)创新组织形式,构建“多维立体”的组织网络。“三
新”领域组织形态多样、人员流动性强,决定了我们不能用老
办法、老套路。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灵活多样的组
建模式。一是对规模较大、妇女集中的龙头企业、大型互联网
平台,如我市的*科技公司、*电商平台,要积极推动“单独组
建”,打造示范标杆。二是对产业园区、商务楼宇、专业市场
等妇女集中的区域,要打破单位界限,探索“区域联建”,成
立楼宇妇联、园区妇联,把分散的“小细胞”凝聚成“共同
体”。*高新区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值得大家学习。三是
对律师、会计、电商直播等行业特征明显的领域,要依托行业
协会、商会,推行“行业统建”,发挥行业妇联的专业优势和
引领作用。四是对规模较小、分布零散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
组织,可以通过“联合组建”或将其妇女纳入所在村、社区妇
联组织等方式,确保不留空白。总之,就是要“一把钥匙开一
把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织密组织网络。
(三)建强骨干队伍,激活组织“神经末梢”。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