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乡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乡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 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 新论断。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给了我很多启发。下面,我结合 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从一个基层干部的视角,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和感悟,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这次学习,对我而言,不只是一次理论的“充电”,更是一 场思想的“洗礼”。总书记关于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高屋建瓴,内涵博大精深。其中,有两点让我感触最深,也引发 了我最多的反思。 一、深刻感悟“为了谁”的改革初心,在践行“以人民为中 心”中校准坐标、寻找答案 会议材料中反复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但在基层的日常工作中,如何才能真正让 它从一句口号,内化为我们的行动自觉?这正是我时常叩问自己 的一个问题。 作为一名在 XX 乡工作的干部,我们每天面对的,就是田间 地头的父老乡亲,处理的,就是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我们的工 作价值,最终不是由汇报材料上的数字决定的,而是由群众脸上 的笑容来评判的。我深切体会到,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 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总书记的回信中,那份对 XX 村村民 的亲切关怀,正是这种思想最生动、最温暖的体现。 回望我们 XX 乡走过的路,无论是脱贫攻坚战中,我们为 2800 名困难群众精准识别、落实帮扶,还是近年来,我们努力 推进“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累计为群众解决 400 多件诉求, 让“最多跑一次”成为现实;无论是我们大力发展烤烟这一支柱 产业,稳定种植面积在 7000 亩左右,让烟农年均创收 XX 万元, 还是我们积极引导群众参投农业保险,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1.8 万 亩,保障人均持粮 300 公斤以上。这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都是为了“人民”二字。我记得去年,乡里的强村富民公司收购 了村民 40000 余斤蔬菜和 10000 余斤鸡蛋,直接为乡亲们增收 XX 余元。看到他们拿到钱时朴实的笑容,那一刻,我真切地感 受到了工作的意义。 然而,在感动和欣慰的同时,我也常常反思我们工作的不足。 我们是不是有时也习惯于“大水漫灌”,而忽视了“精准滴灌”? 我们推动的改革,群众的真实感受度、满意度究竟有多高?搜索 结果中提到,乡镇干部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有时会陷入“上 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困境,面对繁重的考核和有限的资源, 我们的工作是否会出现偏差,是否会不自觉地把对上负责和对下 负责割裂开来? 总书记提出,要推进一批“小切口、见效快”的微改革项目。 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群众的幸福感,往往来自于一件件具体的 实事。比如,村里的路灯亮不亮,水渠堵没堵,孩子上学方不方 便,看病报销快不快。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是民心向背的 大问题。因此,我体会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我们沉下 身子,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当作我们的“改革清单”,把他们 的“期盼”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未来的工作中,我们或许更应 该聚焦这些“微改革”,用一个个“小切口”的突破,汇聚成群 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巨大提升,这才是对“为了谁”这 个改革根本问题最响亮的回答。 二、深刻领会“怎么改”的科学方法,在把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