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 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 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视察 XX 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回顾总结今年 5 月份工 作部署以来的改革进展,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对下一 阶段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市国资 委、市市场监管局汇报了总体情况,XX 区、XX 区、XX 集团、 XX 担保集团作了很好的发言,各有侧重,体现了攻坚克难的担 当和务实创新的精神,值得肯定。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特别是国资国企战线的同志们,保持了 强大的改革定力,迎难而上、持续发力,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取得 了一系列重要阶段性成果。市属国企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定增长, 今年一季度,市属重点国企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增加值分别 同口径增长了 3.9%、8.6%和 7.3%,为全市经济争先进位作出了 积极贡献。尤其是在“瘦身、止损、盘活”等关键环节,取得了 突破性进展。 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充满挑战。 当前,我市国资国企改革已进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 陡的攻坚吃劲的关键阶段。部分企业主业不强、创新能力不足、 现代治理体系不完善等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 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强化“不 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 更加重要。全市国资国企必须紧盯目标、持续攻坚、久久为功, 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奋力交出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发展 的高分报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XX 篇章注入更加强劲的 动能。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聚焦核心靶向发力,全面巩固拓展改革综合成果 上一阶段,我市国资国企改革在“瘦身健体、止损治亏、盘 活存量”三大攻坚战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我们继续深化改革 的坚实基础。但巩固成果、防止反弹的任务依然艰巨,必须以钉 钉子精神推动改革扩面、提质、增效,将阶段性成果转化为持续 性优势。 第一,要持续放大瘦身健体效应,凸显主责主业优势。“瘦 身”不仅仅是压减法人户数,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健体”,是优 化资源配置,是让企业“筋骨”更强健、主业更聚焦。通过前期 的专业化整合,市属国企实际运行的法人主体已从改革前的2260 家大幅压减至当前的 690 家,管理层级也普遍控制在 3 级以内组 织架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化。下一步的重点,是要在“瘦”下 来的基础上,全力做“健”的文章。要坚决退出不具备竞争优势、 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集中 到产业链、价值链的核心环节。要深刻理解“伤其十指不如断其 一指”的道理,支持引导企业围绕核心功能和优势领域,打造 一批在行业内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 企业,真正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竞争力。 第二,要推动“止损治亏”向“造血增效”的根本性转变。 改革前,市属国企亏损面长期在 40%左右徘徊,通过近年来的铁 腕治理,目前市属重点国企整体亏损面已下降至 18.6%,减亏扭 亏 548 户成绩来之不易。但必须认识到,“止损”只是底线要求, “治亏”也只是阶段性目标,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的 “造血增效”。对于已经扭亏的企业,要建立常态化的效益监测 和预警机制,防止因市场波动或管理松懈而再度返亏。要深入剖 析亏损根源,分类施策,对于因管理不善导致的亏损,要坚决调 整班子、优化管理;对于因市场变化导致的亏损,要果断推动转 型升级或兼并重组。例如 XX 集团通过推进 8 户下属企业依法破 产,重药控股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都实现了有效止损,这些经 验值得借鉴。要建立一套以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为 核心的价值创造评价体系,引导企业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 更加注重内涵式增长和质量效益提升。 第三,要深化资产多元化盘活,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存量资 产是国企的宝贵财富,也是过去发展模式下沉淀的巨大包袱。唤 醒这些“沉睡的资产”,是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的关键一招。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盘活各类资产 XX 亿元,回收资金 595 亿 元有效补充了企业发展的现金流。2025 年,全市国企要力争完 成盘活资产约 XX 亿元的目标。盘活不是简单的一卖了之,而是 要综合运用股权转让、资产证券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委托运营、 合作开发等多种方式,进行系统性、创造性的资本运作。XX 高 速集团盘活万亩闲置土地、XX 环境集团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的 案例,都体现了盘活方式的多元化和专业化。要建立全市统一的 存量资产信息库和盘活项目库,通过市场化平台实现资源信息的 充分共享和高效匹配。盘活回收的资金,要优先用于支持战略性 新兴产业发展、核心技术攻关和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确保每一分 钱都用在刀刃上,形成“盘活—投入—增值—再盘活”的良性循 环。 二、坚持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加快培育国企发展新优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的发展阶段,国有企业能 否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转 型深度。必须把创新摆在国企发展的核心位置,以数字化、智能 化为突破口,加快形成创新驱动的国企发展新格局。 第一,要大力优化科技创新布局,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国 有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作用。要 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集群,主动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创新综合体、制 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 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 业化应用。要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 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 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要建立完善的创新容错机制,鼓励 国企科研人员敢于挑战前沿课题,勇于探索无人区,营造“鼓励 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第二,要深度融入“人工智能+”行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 点。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千行百业。 这既是挑战,更是我市国企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 机遇。市国资委要主动发挥战略功能,积极引导市属国企全面融 入全市“人工智能+”行动。这绝不是一句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