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 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会,主要 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 XX 省委的决策部署,总结前 期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 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化担当,推动我市产业工人队伍 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 刚才,会议通报了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总体情 况,XX 资产管理部门、XX 经济技术开发区、XX 化工股份有限 公司三家单位从不同角度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分享了各自的经 验做法和有益探索,听后很受启发。这些经验值得各地各部门认 真学习借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将 其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任务来抓。全市各级、各部门、 各单位认真履-职、协同发力,在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 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了 阶段性显著成效。可以说,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 会氛围日益浓厚,产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更加彰显,获得感、幸 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截至目前,我市产业工人队伍总量已 达 150万,成为支撑XX 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去 年一年,全市就开展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近 22 万人次,新增技 能人才 12.76 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 4.65 万人,人才结构持续优 化。以 XX 同志为代表的一批大国工匠、XX 工匠脱颖而出在关 键领域、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广大产业 工人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向长期以来奋战在各行 各业的广大产业工人和为改革事业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表示 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对标新时代新征程的 使命要求,对标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改革仍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一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从技能等级分布看,我市技能人 才队伍中,初级工占比仍高达 54.98%,而高级工及以上的高技 能人才合计占比不足 28%。这种“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塔基 过于庞大,塔尖不够高耸,难以适应我市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的迫切需要。传统产业工人数量庞大,而战略性新兴 产业、未来产业急需的复合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二是制度性障碍尚未完全破除。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通道仍 然存在“天花板”现象。论资排辈的现象在一些企业依然存在, 技术工人的职业晋升路径相对单一、狭窄,从技能岗位向技术岗 位、管理岗位的转换渠道不够畅通。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 制还不够完善,“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的价值导向未能得 到充分体现,部分高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与其创造的价值不相匹 配。 三是协同性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 程,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目前,相关部门在政策协同、资 源整合、信息共享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壁垒。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 发展需求对接不够紧密,“校热企冷”、产教融合“一头热”的问 题依然存在。企业在产业工人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部分企业对长远的人才投资意愿不强、投入不足。 这些问题,既是挑战,也是下一步改革攻坚的方向。深化产 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必 然要求,是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实 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 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 坚定不移地把这项重大改革推向深入。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基础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部分,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代表。加强对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引领,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改革的首要任务。 第一,坚持不懈用新思想凝心铸魂。要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广大产业工 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 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创新理论武装的方式方法, 用产业工人听得懂、能领会、愿接受的语言和形式,深入车间 班组、生产一线开展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活, 使其转化为广大产业工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 武器,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第二,持续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要把党的工作覆盖 到最活跃的生产单元,把党的组织建在产业链、项目组、工匠团 队上。要加大在产业工人特别是优秀青年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的 力度,注重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 骨干。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先锋岗”“党 员责任区”,开展“党员亮身份、岗位作贡献”等活动,让党旗 在产业一线高高飘扬,使每个党员都成为引领职工群众攻坚克难 的一面旗帜。 第三,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要构建多 层次、立体化的先进典型选树宣传体系,深入挖掘和宣传那些长 期扎根一线、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凡业绩的劳动模范、大国工匠、 技能标兵。要组织劳模工匠宣讲团“进企业、进园区、进校园”, 用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感召职工群众、引领社会风尚。要 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产业 工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以 主人翁姿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 XX 新篇章的伟大实践。 二、构建现代技能形成体系,夯实产业发展的人才根基 产业工人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产业发展的质量和城市的 核心竞争力。必须把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 大产业工人大军。 第一,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要推动职业院校与我市 “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同频共振,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优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