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县政府十四五工作总结
和十五五规划思路专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系统总结我
县“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成就与不足,深入研究、前瞻谋
划“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布局。现在正
值2025年9月,“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五五”规划的谋
篇布局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
节点上,我们齐聚一堂,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意义重大,责
任也同样重大。刚才,5个领域的21个部门负责同志都作了很好
的汇报,既有对“十四五”工作的客观总结,也包含了对“十
五五”发展的深度思考,听了很受启发。下面,结合大家的发
言和我的思考,我讲三点意见。
一、系统总结“十四五”,在回顾得失中坚定高质量发展的
信心与决心
“十四五”时期,是我们在多重挑战中砥砺前行、在复杂变
局中开拓新局的五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严峻考
验,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宏观环境,全县上下在*省
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
奋力拼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为开
启“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成果丰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回望过去的近
五年,我们最直观地感受是*县的“盘子”做大了,实力更强
了。我们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将突
破650亿元大关,相较于2020年的500多亿元,实现了显著的跨
越,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6.5%左右,增速持续位居*市前列。固
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预计将超过1800亿元,一批打基础、利
长远的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
次产业结构从2021年的8.6:22.6:68.8,逐步向更趋合理的方向
调整,特别是以数字经济、文旅康养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加
值占比稳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萌芽正在破土而出,为经
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我们始终将七成
以上的财力投向民生领域,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
均增速分别达到了7%和8.5%以上。*县中医院迁建工程、*县人
民医院医技综合楼等项目相继投入使用,我们的医疗卫生服务
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教育事业方面,通过实施校园安全专项
整治和改扩建工程,办学条件得到持续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
高。这些沉甸甸的数据和实实在在的变化,是全县人民共同奋
斗的结果,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二)深刻汲取经验,发展思路在实践中愈加清晰。五年的
实践探索,让我们对县域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更加深刻。
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始终把经济
建设作为中心工作,以高质量项目带动高质量投资,以高质量
投资支撑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实体经济这个根基不松懈,无
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都必须
围绕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来展开。必须坚持城乡
融合发展不动摇,县域经济的短板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只
有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才能激活发展的全
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偏离,发展的最终目
的,是让全县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规划的编制、政
策的制定、项目的实施,都必须回应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这
些宝贵经验,是我们用汗水换来的,必须在未来的工作中长期
坚持、不断完善。
(三)清醒认识不足,在正视问题中找准突破方向。在肯定
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用“放大镜”审视自身存在的短板和问
题。这既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谋求更大发展的起点。一是
产业结构“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们的工业体量上去
了,但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
的“链主”企业和“杀手锏”产品。新兴产业尚在培育期,未
能形成强有力的接续支撑。二是创新驱动“引擎不强”的问题
亟待破解。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偏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
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不高,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引育留
用机制仍需完善,创新对发展的贡献度有待提升。三是城乡区
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县城的核心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
还不够强,部分乡镇发展基础薄弱,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居民收入等方面与中心城区的差距依然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矛
盾尚未根本扭转。四是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优
质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供给总量不足、布局不均,群众
在“一老一小”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需要我们下更大力气去
解决。五是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土地、能耗等要素瓶颈制
约更加凸显,实现“双碳”目标的压力巨大,绿色低碳转型任
重道远。这些问题,是我们“十四五”收官战必须奋力攻坚的
重点,更是我们谋划“十五五”必须精准破解的难点。
二、前瞻谋划“十五五”,在抢抓机遇中擘画高质量发展的
宏伟蓝图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
键五年,也是我县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动能
重塑期和优势再造期。谋划好“十五五”,事关*县未来五到十
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大局。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积
极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大局,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站
位、更实的举措,擘画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一)抬高发展标杆,确立奋勇争先的奋斗目标。编制规
划,首先要解决的是目标定位问题。我们要坚决摒弃“守
成”思想和“中游”心态,敢于同强的比、跟快的赛、向高的
攀。要主动对标先进地区,深入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产业
发展趋势和区域发展战略,找准*县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我
们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实现GDP和财政收入的线性增长,而是要
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展现更大作为。要努力实现“经济实
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整体性跃升,推动我县在*市乃
至*省的区域发展版图中争先进位。要围绕高质量发展、共同富
裕等核心议题,科学设定一套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既有总
量指标又有结构性指标、既有预期性指标又有约束性指标的目
标体系,引领全县上下朝着共同的方向奋勇前进。
(二)要聚焦关键领域,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谋
划“十五五”,必须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集中力
量实现重点突破。一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构建现代化
产业体系。这是“十五五”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把产业升
级作为主攻方向,一方面,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
升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其向高端化、智
能化、绿色化转型,焕发新的生机。另一方面,要前瞻布局未
来产业,聚焦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引进和培
育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新赛道”企业,形成新的经济
增长点。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