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 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 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这次会议既是一 次回顾总结的复盘会,更是一次认清形势、加压奋进的动员 会。 当前,我们正处在几个关键时间节点的交汇期。从全年工作 看,这是承上启下的攻坚期,各项年度指标任务到了最后冲刺 的阶段。从城市发展看,这是我市高质量迈向万亿级GDP城市的 收官期,每一分努力都直接关系到发展大局的成败。从战略任 务看,这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市场监管部 门肩负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系统必须进一步统一思 想,凝聚共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奋力冲刺“下半 程”,确保把发展的“黄金期”真正变成高质量的“丰收 季”。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在砥砺奋进中坚定发展信心 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 作,聚焦“六个建设”目标,精准落实《提升清单》各项要 求,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 出了积极贡献。 (一)服务发展大局展现新作为。始终将市场监管工作置于 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 境。一是经营主体培育量质齐升。我们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 续优化准入准营环境,推动经营主体总量和质量双提升。截至 目前,全市实有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长,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 有望突破15万户,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二 是营商环境优化精准有效。我们的工作是以“实证清单”为指 导,这种方法的核心是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我们主动对标国 家最新发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事项已从2022年的117项 精简至106项,有效破除了隐性壁垒。同时,我们创新监管方 式,在全省率先将“市场监管轻微违法免罚轻罚清单”升级 至4.0版,清单涵盖了更多领域,明确了适用条件,让监管执法 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真正实现了对市场主体的“无事不扰、有 需必应”。三是质量品牌建设成果丰硕。大力实施质量强市和 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优品”培育工作扎实推进,一批代表我 市产业优势和质量水平的优质产品正在走向全国。知识产权保 护工作得到加强,专利授权量和商标注册量持续增长,有力支 撑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提升监管效能实现新突破。积极顺应数字化变革趋 势,大力推进智慧监管,监管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一是智 慧监管体系加速构建。全市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 果,通过整合数据资源、再造监管流程,初步形成了“一网统 管”的监管格局。例如,在城市管理和生态保护等重点领 域,已新建和整合了数百个高空监控点位并叠加了气象等多元 数据,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的全天候、全覆盖监控。二是人工智 能应用初见成效。AI算法在监管执法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在部分试点区域,AI智能识别系统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对占道 经营、违规广告、后厨卫生等46类常见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自动 抓拍、识别和预警,分析准确度达到85%以上极大地提升了问题 发现和处置效率,实现了“监管效能最大、监管成本最优、对 市场主体干扰最小”的目标。三是信用监管基础不断夯实。以 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逐步健全,我们对超过30万户企业 进行了信用风险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措 施,监管的精准性和靶向性显著增强,实现了对守法者“无事 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 (三)守住安全底线筑牢新屏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 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守住食品、药品、 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一是食品安全监管全链条 发力。我们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圆满完成了各项食品 安全保障任务。2024年以来,全市已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超 过4万批次,在重点区域实现了每千人9.4批次的抽检覆盖 率,问题发现率和核查处置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校园食品安 全、网络订餐监管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有力保障了人民 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二是药品安全监管防线稳固。强化疫 苗、特殊药品等高风险产品的监管,药品抽检合格率保持稳 定。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管持续加强,未发生源于监管缺位的 区域性、系统性安全事件。三是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平稳。我们 聚焦燃气、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高风险领域,开展了多轮 次、拉网式的隐患排查整治。全年累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数万家次,及时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全市特种设备安全事 故数量和伤亡人数持续下降,确保了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四)维护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聚焦消费领域的痛点难点 问题,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是消 费维权渠道更加畅通。12315投诉举报平台已经成为我们服务群 众、化解矛盾的重要窗口。2023年以来,平台累计接收各类信 息超过1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超过450万元。在部分地 区的统计中,消费投诉举报的受理率和办结率均达到100%,回 访满意率高达99.5%,这充分展现了我们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为民 情怀。二是消费环境整治成效显著。针对预付式消费、直播带 货、老年人消费欺诈等重点领域,我们组织开展了系列专项执 法行动,2024年以来已查处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数千起曝 光了一批典型案例,有力震慑了不法经营行为。三是公平竞争 秩序不断优化。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持续深化,依法查 处了一批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案件,维护了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保障了各类经营主体和广 大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对照高质量发展 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二、正视问题短板,保持清醒头脑,在深刻自省中增强忧患 意识 当前,市场监管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新旧矛盾 交织,风险挑战增多。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深刻剖析自身 存在的不足,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找准切口、精准发力。 (一)监管能力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我市正处在冲 刺万亿级GDP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在深刻调整,经济形态在加 速迭代,这对市场监管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 求。但从现实情况看,我们的监管能力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 方。特别是基层基础比较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基层监管 所人员力量不足、专业人才匮乏、技术装备落后,面对纷繁复 杂的监管任务时常感到力不从心。知识结构老化、监管手段传 统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习惯于“老办法”,不善于运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工具,导致监管效能难以实现质的飞 跃。 (二)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平台经济、 直播电商、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在催生新动能的同时,也带来了 新的监管挑战。这些新业态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