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单位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业务培训会议
上的培训稿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专题业务培训会
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内选举法规制度,准确把握换届
选举工作的政策要求和操作规程,确保我单位及下属各级党组织
2025 年换届选举工作能够高标准、高质量、零失误地顺利完成。
党组织换届选举,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直接关系到党
组织的领导核心构建,关系到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更关系到我
们事业发展的全局。因此,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是一项严肃的组
织任务,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责任。本次培训将紧密围绕业务操
作层面,力求讲清、讲透、讲实,为大家提供一份清晰、可操作
的工作指南,确保每一位参与换届选举工作的同志都能成为“明
白人”和“内行人”。接下来,我将围绕换届选举的几个核心方
面,进行系统性的梳理。
一、深刻领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政治性与规范性
在着手具体操作之前,我们必须首先从思想上高度统一认识,
深刻理解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内在属性。它不是一次简单的程
序性投票,而是对党组织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一次集中检
验,是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的关键契机,更是巩固党
的执政根基、提升组织战斗力的核心环节。其严肃性、政治性、
政策性和程序性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们所有工作的总遵循,
是 2020 年 7 月中共中央印发并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
举工作条例》。这部《条例》作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的
基本法规,其内容更丰富、规定更严格,是指导我们开展工作的
根本大法。同时,上级党组织也结合 2025 年的实际情况,制定
并下发了《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参考手册》和《2025 年做好换
届选举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这些文件明确了换届
选举的筹备阶段、选举阶段等具体工作程序,并附有详细的流程
图,明确了 17 个关键环节,确保程序清晰可溯。因此,学懂弄
通《条例》,并结合最新的指导手册和实施意见开展工作,是确
保换届选举合法合规、不出偏差的根本前提。任何偏离《条例》
规定、简化程序、搞变通的行为,都可能导致选举无效,甚至引
发更严重的后果。
二、换届选举全流程标准化操作指南
换届选举工作环环相扣,一个环节的疏漏就可能影响全局。
下面,我将按照选举工作的自然顺序,对从前期筹备到选举大会
召开的全流程进行分解说明,明确每个环节的“任务清单”和
“操作要点”。
第一阶段,选举前期筹备工作的关键环节。筹备工作是换届
选举成功的基础,必须谋划在前、准备充分。首先,要成立换届
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在上级党组织指导下,负责整个
换届选举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其次,要制定详尽的换届选举
工作方案。方案内容应涵盖指导思想、换届选举的时间安排、
新一届委员会的名额设置和构成原则、候选人的条件和产生办法、
选举方式以及工作步骤等。这个方案需要报请上级党组织审查批
准后方可实施,这是不可或缺的前置程序。方案一旦批准,就要
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第三,要对本届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全面
总结,并对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状况进行深入的摸底排查。这包
括班子是否健全、委员是否存在缺额、组织生活是否正常、是否
存在软弱涣散等情况。通过摸底,为新一届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
方向提供决策依据。第四,要做好宣传动员和党员教育工作。通
过多种形式,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条例》
等党内法规,明确党员在选举中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党员正确行
使民主权利,为换届选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最后,根据
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科学确定新一届委员会的委员名
额、书记、副书记职数,并就委员的构成提出指导性意见,这个
事项同样需要提前向上级党组织请示并获得批复。
第二阶段,候选人酝酿提名与资格审查的严密程序。选准配
强领导班子是换届选举的核心目标,而候选人的质量直接决定了
班子的质量。这个过程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严格按照程序进
行。候选人的酝酿提名一般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
进行。通常由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进行推荐提名,在此基础上,
本届委员会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和候选人条件,研究提出下一届
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建议名单。这个名
单需要与上级党组织进行充分沟通,并征得上级党组织的同意。
候选人必须符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具备较高的政治素
质、良好的作风品行、扎实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履职能力。在确
定候选人初步人选后,必须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党组织要联合
纪检、人事等相关部门,对初步人选的“德、能、勤、绩、廉”
进行全面考察,特别要严把政治关和廉洁关。考察结束后,应形
成书面考察材料。考察通过后,将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在一定范
围内进行公示,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公示期一般不少于 5 个
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批复,结合考察情况,
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按照比应选名额多 20%的差额比例确定候
选人预备人选。最后,将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提交党员大会进行
酝酿讨论,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并再次报
上级党组织批准。整个过程的每一步,包括提名、考察、公示、
确定预备人选等,都必须有详细的会议记录和文字材料,确保全
程留痕、有据可查。
第三阶段,选举大会实施阶段的核心操作规范。选举大会是
换届选举的中心环节,程序是否规范直接决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
首先,会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认真核实并确认有选举权
的到会党员人数。根据《条例》规定,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时,
有选举权的到会党员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党员人数的五分之四,
否则会议不能举行。这是选举有效的“硬杠杠”,必须严格执行。
同时,要准备好选票、票箱、选举办法(草案)、监票人和计票人
建议名单等所有会议材料。选票的印制必须规范、准确,候选
人姓名应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避免出现任何印刷错误。其次,
大会议程必须完整规范。一般议程包括:清点到会人数并报告人
数情况;宣布大会开始;通过本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通过大会选
举办法;通过监票人、计票人名单;介绍候选人基本情况;分发并填
写选票;进行投票;计票并宣布选举结果。其中,《选举办法》是选
举过程的具体规则,必须提交大会表决通过。监票人必须是党性
强、作风正派、熟悉选举工作的党员,而候选人及其近亲属不能
担任监票人、计票人。第三,投票和计票环节必须公开透明。投
票必须坚持无记名投票的原则。设立秘密写票处,保障党员独立
表達意愿的空间。投票顺序一般是监票人、计票人先投票,然后
主席团成员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