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专题研究“十五五”规划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核心议题是研究和谋划我市
的“十五五”发展规划。昨天,我们听取了咨询机构对规划纲要
主要内容的介绍,也聆听了多位省级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相关
部门的负责同志也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这充分
体现了大家对X未来五年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十五五”
时期,是 X 在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坚实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
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五年,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X 实践的攻
坚时期。科学编制并实施好“十五五”规划,就是为未来五年乃
至更长时期的发展绘制一份清晰的路线图和任务书。这不仅是一
项重要的经济工作,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
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规划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发展的质量;规划的深度,直接关系到
我们能达到的高度。因此,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思想统一会,
也是一次任务部署会。大家要深刻认识到,我们肩负的不仅仅是
编制一个文本,更是要擘画一个能够引领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开
创未来的宏伟蓝图。下面,我结合大家的讨论和近期的思考,讲
几点意见。
一、承前启后,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坚实基础与时代要求
科学谋划未来,必须立足于对过去的深刻总结和对当下的准
确把握。即将收官的“十四五”时期,是 X 发展史上极不平凡
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转型发展任务,
全市上下砥砺前行,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
易的成就,为开启“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过去,我们的发展根基更加稳固。经济总量稳步攀升,
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XX 年全市地区生产
总值成功突破 XX 亿元大关,达到 XX 亿元,同比增长 4.6%。
进入 2024 年,这一良好势头得以延续,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
XX 亿元,实现了 4.5%的稳健增长。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产业结
构 的 持 续 优 化 。 2024 年 , 我 市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为
18.7:28.9:52.4,服务业的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工业的“压舱石”
地位不断巩固,现代农业的基础愈发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
高,2024 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XX 元,农村常
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XX 元,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在持续发展中得到切实增强。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在
“十四五”期间规划和实施的一批重大项目,如新材料、高端装
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重点工程,正逐步从蓝图变为现
实,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立足当前,我们面临的
挑战依然严峻。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
和不足。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X 的转型之路任重道远。产业
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传统产业占比仍然偏高,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规模和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
不够高,领军型企业和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发展的内生动力需
要进一步激发。同时,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公共服务供给
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还有差距。生态环境保护的
压力也丝毫不能忽视。这些问题,既是“十四五”时期尚未完全
破解的难题,更是“十五五”规划必须直面并着力解决的重点。
我们必须将这些短板、弱项作为规划编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
到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展望未来,我们肩负的使命无比光荣。
“十五五”时期,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特别是对东
北全面振兴的支持力度空前。X 省委、省政府也对 X 的发展寄
予厚望,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这些都为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
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将 X 的发展置于全国、
全省的大棋局中去思考和定位,找准坐标,明确方向。规划的编
制过程,就是一个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过程。要准
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将外部的政策红利转化为内部的
发展实效,探索走出一条具有 X 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二、高点站位,准确标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坐标与核心目标
编制一份高水平的规划,首要任务是确立清晰的战略定位和
科学的奋斗目标。这决定了我们未来五年“走什么样的路”“朝
哪个方向走”的根本问题。
第一,必须提升战略思维,明确发展定位。X 的未来发展,
不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应对,而必须是系统性、
前瞻性的战略谋划。我们要跳出 X 看 X,把自身放到融入 X 区
域协同发展、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
移的大格局中去考量。要深入研究,X 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是我
们的农业基础,是我们的新能源潜力,还是我们作为老工业基地
沉淀下来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基础?我们的比较优势在哪里?如
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十五五”规划必须对这些
根本性问题作出响亮回答。要围绕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
范市”这一远景目标,进一步明确“十五五”期间的阶段性定位,
是打造成为 X 省重要的新能源基地,还是建设区域性的绿色农
产品加工中心,抑或成为承接高端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定位清晰,
方能目标明确,步履坚定。
第二,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科学设定目标。目标体系是规划
的灵魂和量化表达。“十五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既要
体现雄心壮志,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在经济增长方面,要追求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基于
2025 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5%
的预期目标我们可以合理推演,“十五五”期间的年均 GDP 增长
目标应设定在一个既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又能与我市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区间,初步考虑可以设定在 6%~7%之间。一
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长要与经济增长相协调,更要注重财源结构
的优化。在产业结构方面,要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等结构
性指标,以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