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0 日江西省宜春市直事业单位公
开选调面试真题及解析
第一题:自从 AI 技术越来越成熟之后,现在很多政府单位
用 AI写作和开展其他工作。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
(1)过度依赖 AI,自身思考能力下降;(2)不利于政务数
据保密;(3)信息准确度不够高。
请问你怎么看?
各位考官,关于 AI 在工作中的应用,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AI 的出现确实是时代的进步,实实在在为政务工作
松了绑。以前工作人员要花大把时间整理会议纪要、校对公文格
式,这些机械性工作占用了大量精力。现在有了 AI 辅助,常规
通知能快速出初稿,大家得以把时间腾出来,更多的去服务群众。
AI 让人力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这是技术赋能的真正价值,
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AI 的存在影响思考能力这件事,要理性看待。开展
一些工作的底层逻辑还是需要基于人对工作的深刻理解,从而来
指导 AI 开展,譬如:写一篇材料需要用的主题思想和行文脉络
需要人来构建,AI 需要完成的是对于内容的细化和文章的修订。
总的来说,要把 AI 当作工具来更好的完成工作。当然,如果过
分依赖 AI ,那不仅会降低人的思考能力,最终的结果是人被岗位
淘汰,被 AI 替代。
第三, 至于政务数据保密风险,这确实是我们必须守住的
底线。政务工作中常涉及涉密信息,比如群众隐私数据、项目审
批敏感信息,如果随意输入通用 AI 工具,后台的数据交互过程
就可能留下泄露隐患。
第四,关于题干中的信息准确度的问题,不能简单归咎于
AI。
结合我对 AI 的使用了解来看,能否得到准确且符合用户需
要的工作内容,一方面依赖使用者对 AI 的认知。如果我们给的
需求模糊、缺乏具体政策背景,AI 自然容易出偏差。另一方面,
工作人员对 AI 的审核把关如果不到位,直接把生成内容照搬使
用,也会导致错误传递。
总的来说,AI 是推动政务工作进步的好工具,不能因为有
问题就因噎废食。关键是守住人主导、AI 辅助的底线:用 AI 提
效率,但不能丢掉思考能力。靠 AI 省力气,但不能放松保密和
审核的责任。这样才能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政务工作,既提效又保
质,最终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
第二题:单位让你负责进行一个调研工作,在进行了详细的
准备之后,在执行的时候,你发现辖区内基层思想上不重视本次
调研工作,且对应的相关部门配合度不高,导致工作进度滞后,
没法进行下去。领导交给你处理后,你会怎么改进和解决?
各位考官,开展工作本身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我们有逢
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方法总比困难多。
首先,迅速排查问题根源。我会暂停当前大规模调研执行,
一方面在面上调研:通过小型座谈会和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情况。
另一方面在点上调研,通过一对一沟通、对接基层单位负责人和
相关部门联络人,我会向他们坦诚说明进度滞后情况,询问他们
对调研的看法和认识。除此之外,回头自查前期方案,看是否存
在目标不清、任务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其次,针对性破解配合阻力。若对调研价值不了解,我会调
整沟通方式,结合各单位工作职责讲清调研的实际作用,说明调
研结果会为后续政策优化、资源调配提供依据,能切实帮他们解
决工作中的堵点,让大家意识到调研与自身工作息息相关。若因
流程繁琐,立即简化方案:删减重复填报项,将纸质材料转为线
上填写,优化调研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