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银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关于深入学习
贯彻总书记经济思想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本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安排,我结合近期对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等经典著作的深入学习,以及在 XX
银行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个人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心得体会。
我的发言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深化思想伟力之“识”,二是
反思知行合一之“距”,三是明确履职尽责之“行”。不当之处,
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登高望远,深刻领悟思想伟力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中国经
济巨轮为何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通过此次系统性、沉浸式的
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根本在于有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一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作为科学指引。这
一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为我们
金融工作者提供了破解难题、开创新局的“金钥匙”。
首先,我领悟到的是“国之大者”的根本立场。习近平经济
思想最鲜明的底色,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与金
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本质要求完全契合。过去,我可能更多
地从业务指标、市场份额的角度思考工作,但现在我认识到,每
一笔贷款的发放、每一项服务的推出,背后都关乎民生冷暖与实
体经济的脉搏。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XX 银行的根在农
村、魂在为民。无论是支持粮食生产,还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抑或是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便利性,其核心要义都
是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上半年,
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已超1.2万亿元这串数字背后,
正是“人民至上”理念在金融领域的生动实践。
其次,我领悟到的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党的二十
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首要任务。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揭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
涵和实践路径,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这要
求我们必须跳出传统规模扩张的路径依赖,在工作中更加注重质
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具体到银行经营,就是要处理好
“稳”与“进”的辩证关系。“稳”是基础,是风险防控的底线;
“进”是方向,是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结构转型的担当。尤其是
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金融支持不能“大水漫灌”,
而应精准滴灌,将宝贵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科技金融、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上,以金融活
水激发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
最后,我领悟到的是“系统观念”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
记反复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这对于身处风
险管理第一线的金融行业而言,尤具指导意义。金融工作环环相
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谋划一项业务、审批一个项目时,不能
只看眼前的经济效益,更要用系统思维、全局意识去审视其长远
影响。例如,支持一个地方特色产业,就需要统筹考虑其产业
链上下游的金融需求、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以及信贷投放的可持续性,力求在多重目标中寻求最优解。这要
求我们既要有“一叶知秋”的敏锐,更要有“一盘棋”的大局观。
二、对标反思,清醒检视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思之愈切。以习近平经济思想这面
“镜子”来审视自己,我深感在思想认识和工作实践中还存在一
些差距,亟待改进。
一是在学懂弄通上存在“温差”。过去对于经济思想的学习,
有时满足于“知其然”,对一些新理念、新论断的理解停留在概
念层面,未能完全做到“知其所以然”和“知其所以必然”。比
如,对于“新发展格局”,我一度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强调内循环,
而未能深刻把握其作为“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
抉择”的深远意义。这种理论学习上的深度不够,导致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