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2 日安徽省直遴选面试真题及解
析
第一题:在我国社会治理和社会能力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之中,
政府角色从执行者变成掌舵者,社区居民变成志愿者,社会治理
变成多方共治,请问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题目中描述的这些变化,是我国社会治理领域一场深刻而积
极的变革。它标志着我们从传统的、政府大包大揽的“社会管理”
模式,正在向现代化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
局迈进。这些变化是治理理念的一次飞跃,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
然选择,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第一,关于“政府角色从执行者变成掌舵者”,这体现了治
理核心的转变,是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基石。 过去,政府是公共
事务唯一的提供者和执行者,虽然集中力量办成了大事,但也存
在管得过多过细、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的问题。转变为“掌舵
者”,意味着政府的主要职责转向制定规则、把握方向、整合资
源、监督协调。这并非责任的减轻,而是要求的提高。政府需要
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制度供给和宏观管理,从“划桨”的繁杂事
务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掌舵”航行,确保社会治理这艘巨轮始
终沿着正确的航向,高效、平稳地前行。这有利于激发市场和社
会活力,实现更优的资源配置和更精准的服务供给。
第二,关于“社区居民变成志愿者”,这体现了治理主体的
拓展,是现代化治理力量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也是社会治理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从被动的接受者、被管理
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建设者,社区居民以志愿者等身份投
身社区事务,这是“人民主体地位”在社会治理领域的生动实践。
它不仅能有效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更能激发社区居民的主
人翁意识,增进邻里和睦,培育公共精神。这种自下而上的参与,
使得治理举措更接地气、更富生机,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
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了最根本、
最持续的动力。
第三,关于“社会治理变成多方共治”,这体现了治理方式
的革新,是现代化治理格局的必然形态。现代社会利益多元、诉
求多样,单一主体的治理模式已难以应对复杂局面。“多方共治”
强调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通过协商、合作、
互动的方式,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它打破了传统的“命令-
服从”关系,构建起一种扁平化、网络化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
模式有利于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减少社会矛盾,提高治理的民
主性和科学性,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从“独角戏”到“大合
唱”,社会治理的效能和韧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个变化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勾勒出社会治理现代化
的清晰路径。政府“掌舵”为多元共治提供了方向和框架;居民
参与和志愿服务为多元共治奠定了群众基础;而多元共治的格局,
则为政府转型和居民参与提供了平台和机制。
要巩固和深化这些积极变化,我认为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持续努力:1.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
确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的权力、责任和义务,确保“掌舵”
不越位、“划桨”不失位。2.搭建更多元、更高效的参与平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协商议事形式,让更多居民、社会组织
能够便捷、有效地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来。3.大力培育和扶持社会
组织。社会组织是连接政府与公众的重要桥梁,是多元共治的关
键一环,需要为其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4.提升各方主体的治
理能力。包括政府的宏观驾驭能力、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能力以
及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高水平的协同共治。
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们必将构建起更加完善、
更具活力、更富效率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为实现国家长治久
安和人民幸福安康提供坚实保障。
回答完毕。
第二题:工作复盘可以带来很多好处,比如说提升个人能力。
请你结合你的一段工作经历,谈一谈如何开展好复盘工作?
工作复盘是我非常重视的一种工作方法和学习习惯。它不仅
是总结过去,更是面向未来的一种战略性投资。它能让经验转化
为能力,让教训转变为防范风险的屏障。
下面,我将结合我曾在乡镇工作时,具体负责推进拆迁工作
的这一段经历,来谈一谈我如何开展好复盘工作。
我认为,一次卓有成效的复盘,不是简单的工作总结会,
而是一次深入的“集体研讨”和“思维体操”。我通常会将其系
统性地分为“复盘四步法”,即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
总结规律。
第一步:精准回顾目标——确立复盘的“基准线”。
我会首先组织项目组成员,一起清晰地回顾我们当初设定的
工作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必须是具体、可衡量的。例如,在我
负责的拆迁工作,我们的初始目标是“在三个月内,完成制定的
拆迁任务,实现开工建设”。我会把当初的计划方案、任务清单、
时间节点等文件再次呈现出来,确保所有人对目标的回忆是精准
一致的,而不是模糊的“大概”“好像”。这是后续所有分析的基
石,防止复盘变成漫无目的的讨论。
第二步:客观评估结果——描绘现实的“全景图”。
接下来,我会引导大家将最终的工作结果与初始目标进行逐
项、客观的对比。我们不仅看最终“是否完成了拆迁任务”,还
要看“是如何完成的”。我们会列出哪些方面做得好,超出了预
期;哪些方面未达预期;以及在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料之外的情
况。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强调“对事不对人”的原则,营造一
个让大家敢于说真话、暴露问题的氛围。会用数据、事实来说话,
避免使用“大概”“可能”等模糊词汇。
第三步:深入分析原因——探寻成败的“根源点”。
这是复盘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对于成功之处,我们不会
简单地归因为“大家努力”,而是会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