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
治行动的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的决策部署,根据《关于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的通知》
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扎实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
专项行动,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
持续优化我县营商环境。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及问题线索整改情况
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自 2025 年 4 月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我局坚持高位推动、系统
谋划、标本兼治,确保清理整治工作落地见效,为各类市场主体营
造了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一)健全组织机制,凝聚攻坚合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我局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
长,相关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XX 县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
专项行动工作小组”,统筹负责全县的清理整治工作。工作小组
下设办公室,由我局项目服务股牵头,负责日常协调、线索处理、
督导检查和信息报送。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
深入学习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及《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
行动重点整治情形》,将任务分解到岗、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建
立起覆盖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的联络员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对接,
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协同、责任明晰的工作格局,为高效推进
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定期
会商和动态管理机制,工作小组每半月召开一次调度会,及时研究
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
题早提醒、早纠正。
(二)采取有力措施,深挖细查清障
一是全面对标自查。严格对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
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106 项清单事项,组织全县各单位对现行
有效的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以
及“一事一议”形式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截至
目前,共系统梳理自查我县相关领域审批流程与服务事项 85 项,
对 32 份县级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公平竞争审查和合法性审核,建立
清理工作台账,确保“一单尽列、单外无单”。二是畅通反映渠道。
我们坚持“开门搞整治”,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信以及
“XX 营商”服务平台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发布《关于征集市场准
入壁垒问题线索的公告》,设立并公布了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
同时,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园区、企业,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
问卷等方式,面对面听取企业诉求,主动征集问题线索,确保企业
诉求“有处说、有人听、有回音”。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
清理整治为契机,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证照分
离”改革全覆盖,全面实施企业开办“一窗通办”,实现企业开办
登记、印章刻制、税务发票申领等环节“零成本”办理。在工程
建设项目审批领域,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和并联审批,大幅压
减审批时限,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三)取得阶段成效,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市场环境持续优化。“以前总觉得有些领域存在‘玻璃
门’‘弹簧门’,这次专项行动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政府破除壁垒、
服务发展的决心!”我县 XX 经济开发区内一家新能源装备制造
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表示。通过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
定和做法,市场准入环境的开放度、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显著提升。
二是市场主体量质齐升。截至 2025 年 9 月底,全县市场主体总量
达到 31560 户,同比增长 7.2%,新增市场主体中,高新技术、现代物
流、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占比明显提高,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是要素流动更趋顺畅。在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通过规范管理
和严格监管,全面保障了不同所有制和地区的企业平等参与竞争
的权利。2025 年上半年,我县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 152 项,交易
总金额达 8.6 亿元,通过公平竞争节约资金约 0.65 亿元,节约率达
7.5%。
(四)直面突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一些突
出问题。一是隐性壁垒发现难。部分壁垒以“行业惯例”、技术
标准、地方保护等隐蔽形式存在,发现和甄别的难度较大。二是
协同整治待加强。一些涉及跨部门、跨层级协同的复杂问题,如
数据共享、资质互认等,单靠县级层面难以根本解决,需要更高层
级的统筹协调。三是常态化监管需巩固。专项行动虽然声势浩大,
但如何防止问题反弹,建立防止壁垒产生的长效机制仍是巨大挑
战。
为此,我们建议:一是建议上级部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技术手段,建立对地方政策措施的智能筛查和预警系统,提高发现
隐性壁垒的精准度和效率。二是建议从市级层面强化跨部门、跨
区域的协同联动机制,针对数据共享、资质互认等共性难题,研究
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三是建议将市场准入壁垒清理
工作纳入地方政府营商环境评价和年度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制度
化、常态化的监督考核,倒逼各地各部门持续主动作为,构建无差
别、可预期的市场准ü环境。
二、壁垒问题线索整改情况
我局严格按照专项行动要求,对市场准入壁垒问题线索核查
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建立线索征集、研判、转办、整改、
反馈、销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
音。
(一)线索征集与总体情况
截至 2025 年 10 月 25 日,我局通过线上公告、线下走访、上
级转办等多种渠道,共收集到市场准入壁垒相关问题线索 35 条。
目前,已办结 30 条,正在办理 5 条,办结率达到 85.7%。
从涉及领域看,线索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工程建设招投标领
域 11 条,占比 31.4%;政府采购领域 8 条,占比 22.9%;企业投资和
生产经营领域 7 条,占比 20%;中介服务领域 5 条,占比 14.3%;其他
领域 4 条,占比 11.4%。
从问题类型看,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中,通
过设置不合理的注册资本、业绩、奖项、认证等门槛,或限定供
应商所在地、所有制形式,排斥和限制外地企业、中小企业参与
竞争。二是对特定行业或新业态、新模式,存在“准入不准营”
现象,审批流程复杂、耗时过长,或监管部门权责不清,导致企业
“来回跑、办不成”。三是违规要求企业接受指定或变相指定的
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增加企业不合理负担。四是在部分享
受优惠政策的园区或项目中,存在对外地企业、民营企业要求更
严苛的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等附加条件。
(二)已办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