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2025年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
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核心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
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
问题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州委的有关工作
部署,对我市前一阶段的集中整治工作进行总结盘点,对下一
步的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昨天市委常委会已经就此
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今天我们把相关负责同志都请过
来,就是要当面锣、对面鼓,把问题摆清楚,把责任落下
去,确保这场关乎民心向背的“突击战”打出声威、打出实
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保持清醒,深刻认识当前工作的严峻性与紧迫性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啃噬的
是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自集中整治
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迅速掀起了一场向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的攻坚行动,取得了一定的
阶段性成效。根据市纪委监委的前期排查数据,截至今年上半
年,全市共排查梳理出相关问题线索95件,已办结82件。而回
顾2024年全年工作,市纪委监委受理问题线索277件,办
结293件,留置13人。这些数字背后,体现了我们整治问题的决
心和力度,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一些长期
盘踞在基层的“蝇贪蚁腐”受到严肃查处。特别是在乡村振兴
领域,我们聚焦项目资金、惠农补贴等关键环节,处置了相关
问题线索1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问责1人,有力维护了
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些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冰面下的暗流。必须清
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工作与上级的要求、与群众的期盼相
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一些深层次、顽固性的问题依然突
出,形势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认
识的“温差”依然存在。有的单位、有的干部还没有真正从政
治高度来理解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没有认识到这既是政治
任务,更是民心工程。思想上存在“与己无关”的懈怠、“差
不多就行”的应付心态。把“突击战”简单理解为一阵风,认
为搞几个月、查几个人就可以鸣金收兵,对工作的长期性、复
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这种政治站位上的偏差,是导致工作
难以深入的根本原因。第二,工作进展的“落差”十分明
显。从面上看,各单位都在推进,但效果参差不齐。有的单位
雷声大、雨点小,方案制定了一大堆,但真正落到实处的有效
举措不多;有的单位避重就轻,满足于一般性的排查和整
改,对本领域、本系统内的核心问题、敏感问题不敢动真碰
硬;有的单位工作进度滞后、成效不彰,在问题线索的发现和
查处上长期“零报告”,陷入“不愿查、不敢查、不会查”的
怪圈。第三,线索处置的“反差”亟待扭转。当前一个非常突
出的问题,就是线索发现难、移送少、成案率不高。群众
的“吐槽点”和我们的“发力点”还没有完全对上。是社会真
的那么清明,没有问题线索了吗?显然不是。这背后反映出的
是我们排查聚焦不足、深挖彻查不够的问题。有的部门习惯于
坐等举报,缺乏主动出击、靶向发现问题的能力;有的对审
计、巡察、信访中发现的“蛛丝马迹”不够敏感,部门之间信
息壁垒高筑,线索移送共享机制不畅。第四,协同作战的“偏
差”影响合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一项系
统工程,绝非纪检监察机关一家可以包打天下。但从实际情况
看,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之间的协调联动还不够紧密。一些牵
头单位满足于开会发文、交办任务,对责任单位的督促指导、
跟踪问效不够,没有真正把“牵头”的责任扛起来。一些责任
单位则存在“等靠要”思想,认为这是纪委的事,配合不主
动、行动不积极,导致工作合力难以形成。这些问题,如同我
们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予以高度重
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全市上下要深刻理解,当前开展
的“突击战”,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央、省委、州委着眼
于巩固执政根基、厚植人民情怀作出的战略部署。这是对我们
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一次集中检验。年底
将至,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拿出决战决胜的姿态,以超常的
决心和力度,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决定性突破。
二、聚焦靶心,以精准有力的举措推动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打蛇打七寸,治病要除根。开展集中整治,不能“撒胡椒
面”,必须找准病灶、靶向治疗。各牵头单位、各责任部门要
紧紧围绕群众反映最强烈、问题最集中的领域,拿出具体方
案,实施精准打击,务求取得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
到的实际成效。年底前,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
展。
第一,深挖彻查,在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上实现新突破。案
件查办是最直接、最有效地震慑。线索不足、成案率低的问题
必须立即扭转。一是要拓宽线索来源渠道。要从“坐等上
门”向“主动出击”转变。要对2024年以来受理的全部问题线
索进行一次彻底的“大起底”,重新梳理、甄别、研判,确保
没有遗漏。要加强与审计、财政、信访、政法等单位的协
作,建立常态化线索移送和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孤
岛”。要组织力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带案下访、明察
暗访,从田间地头、项目现场、服务窗口中发现第一手问题线
索。二是要提升案件查办质效。查办案件不能只看数量,更要
看质量,看典型性,看影响力。要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
资源富集的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严肃查处一批有影响力的典
型案件。这里我举两个假设的例子,大家要举一反三。比
如,*镇*村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村干部张某利用信息不对称和
手中职权,伙同评估公司虚增地上附着物数量,骗取补偿
款30余万元,群众对此意见很大。这样的“村霸”“地头
蛇”,必须坚决打掉。再比如,*中学在“阳光食堂”建设
中,总务处主任李某长期与特定供应商勾结,通过虚报采购价
格、接受回扣等方式,侵占学生伙食费,导致食堂饭菜质次价
高,引发家长和学生普遍不满。这种向孩子“伸黑手”的行
为,性质极其恶劣,必须从严从重查处。查处这样的案件,才
能起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三是
要坚持宽严相济政策。对那些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
题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动用扶贫、民生款物的,必须重
拳出击,绝不姑息。同时,也要用好“四种形态”,对苗头
性、倾向性问题,要早提醒、早纠正,抓早抓小、防微杜
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第二,靶向施治,在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上实现新突破。这次
集中整治,不能漫无目的,必须聚焦重点,形成拳头。根据我
市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打好三场“攻坚战”。
一是坚决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清理整治攻坚战。农村集
体“三资”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服务农民群众的“家
底”。这个“家底”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