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秀选调生代表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能够作为优秀选调生代表,参加此次座谈会,我深
感荣幸,更觉责任重大。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广大基层选调
生,向一直以来关心、培养和支持我们成长的各级党组织和
领导同志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选调生工作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建设,储备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我们肩负
着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期盼,被赋予了到基层一线经受锻炼、
增长才干、服务群众的光荣使命。自踏上基层这片广阔的土
地,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是熔炉,淬炼着我们的党性修养;
基层是课堂,丰富着我们的实践经验;基层是沃土,承载着
我们的青春梦想。从象牙塔到田间地头,从书本理论到群众
实践,基层一线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大熔炉”和“活
教材”。回顾在基层的点点滴滴,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体会和
感悟,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交流。
一、牢记初心使命,在理想信念中汲取奋进力量
选调生作为党的后备干部,理想信念是安身立命之本、
成长进步之魂。扎根基层,首要任务就是筑牢信仰之基、补
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一)坚定政治立场,筑牢思想根基。
一是深化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党的创新理论
是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进入基层后,我始终坚持
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
任务,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
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
理论学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
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例如,在
参与村级换届工作中,我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
(试行)》,将其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帮助村党支部规范选举
流程,确保了换届风清气正。通过不断的理论武装,我更加
坚定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
知肩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是锤炼党性修养,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基层是检验党
性、锤炼作风的考场。在基层工作中,我积极参加“三会一
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主动接受党内政治生活的锻炼
和考验。在与老党员、老同志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他们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崇高品格,这些都潜移默化地感染和
激励着我。面对复杂多变的基层情况,我始终保持政治敏感
性和鉴别力,坚持原则,不越底线,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
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例如,在
处理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时,我坚持从党的政
策出发,从大局着眼,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引导工作,有效
化解了矛盾。
三是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我们党的力量来自
人民、根基在于人民。作为一名选调生,我始终牢记“为人
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初到基层,
我便要求自己“脱下学生气,沾上泥土味”,主动深入田间
地头、农家小院,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用真心真情换
取群众信任。在走访慰问中,我看到乡村振兴的巨大成就,
也了解到部分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这些都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更
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群众一句朴实的“小伙子,谢
谢你”,是最高的褒奖,也是最沉甸甸的动力。
(二)感恩组织培养,转化担当动力。
一是铭记殷切期望,化为前行引擎。组织对选调生的培
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从岗前培训到日常指导,从思想引领到
实践帮带,无不体现着组织的关怀和期盼。我时常对照入职
时的誓言,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忠诚担当、不负韶华。这种
期望化作了我在基层攻坚克难的内在动力。每当遇到困难挫
折时,我都会想起组织的信任,想起前辈们的教诲,从而坚
定信心、迎难而上。组织的培养,是我们基层干部成长最宝
贵的财富,更是我们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最强大的后盾。
二是珍惜基层舞台,不负青春韶华。基层是干事创业的
广阔舞台,也是检验真才实学的“试金石”。在基层,我们
有幸参与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各项具体工作
中,亲身感受国家发展的脉搏,亲眼见证群众生活的改善。
这与坐在办公室里批阅文件、听取汇报是截然不同的体验。
我深知,基层这几年的历练,对我来说是千金难买的宝贵财
富。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珍惜机遇,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祖
国最需要的地方,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
之中,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三是保持谦逊心态,甘当“小学生”。基层工作纷繁复
杂,充满烟火气,绝非理论知识可以完全涵盖。初来乍到,
我发现自己虽然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但在面对群众的实际
问题时,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因此,我主动放下身段,拜群
众为师、向实践学习,甘当基层工作的“小学生”。我向村
干部学习与群众打交道的艺术,向老农户学习农耕技术和生
产经验,向社区工作者学习便民服务流程。通过虚心请教、
勤学苦干,我逐步弥补了经验短板,增强了与群众沟通交流
的能力,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基层工作的智慧和规律。
二、投身火热实践,在基层一线中增长才干本领
基层是锻炼能力的“大课堂”,也是增长本领的“练兵
场”。选调生必须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才能真正担起为民服
务的重任。
(一)磨砺调查研究真功,当好群众“知心人”。
一是迈开双腿,深入田间地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更没有决策权。在基层,我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眼睛发
现问题,用耳朵倾听呼声。在负责某村乡村振兴工作期间,
我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巷道、每一户人家,与村民唠家常、
问冷暖,详细记录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困难诉求和发展愿
望。我亲身参与春耕秋收,体会农民的辛苦,了解到土地流
转的难点、农产品销售的痛点,这些都为我后续制定帮扶措
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是放下架子,倾听民声民意。与群众打交道,最重要
的就是真诚。我主动参与村里的红白喜事、乡邻纠纷调解,
通过这些生活化的场景,零距离接触群众,了解他们的真实
想法。在调解一起邻里宅基地纠纷时,我没有急于评判,而
是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从情理法多方面进行沟通引导,最
终促使双方握手言和。通过深入倾听,我不仅掌握了基层矛
盾的特点,更学会了如何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做通群众的
思想工作。
三是练就慧眼,洞察问题症结。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
解决问题。我努力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不被表面问
题所迷惑。例如,在帮扶一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时,表面看似
缺乏资金和项目,但深入调研后发现,根本原因在于村干部
缺乏发展思路和带头致富的能力,以及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