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机关政治生态分析报告
根据《关于常态化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的实施意
见》(*组发〔2025〕12号)文件要求,本政府机关坚持问题导
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通过专题调研、谈心谈话、查阅资
料、征求意见等方式,全面梳理2025年以来全局政治生态建设情
况,深入查摆存在的短板弱项,深刻剖析问题根源,针对性提出
整改提升措施。现将分析研判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治生态建设总体情况
2025年以来,本政府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
神,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
好,为高效履行政府职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
治保障。
(一)理论武装“铸魂”工程扎实推进,政治方向更加坚
定。机关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
度,2025年累计召开党组会23次,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
府工作重要论述15次,开展“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专题
研讨8场,覆盖干部职工220余人次。创新“线上+线下”学习模
式,结合“国家宪法日”“政务公开日”等节点,组织党员干部
深入社区、企业开展“政策宣讲进基层”活动10场,发放政策解
读手册3000余份;依托“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平
台,建立“每日学习打卡+每周交流分享+每月知识竞赛”机
制,全局人均年度积分达13500分,在全县机关单位中排名第2。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办公室老党员李*同志坚持撰写学习心
得30余篇,其“以学促干,推动政务服务升级”的心得被《*政
务报》刊发,成为全局理论学习的榜样。
(二)责任落实“强基”工程纵深推进,管党治党更加严
实。机关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2025年党建工
作要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细化分解任务35项,签订
《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70份。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
员“一岗双责”、科室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三级责任体系,全
年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5次,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15轮,梳理
重点岗位风险点26个,制定防控措施30条。创新“全程监督”模
式,在项目审批、资金拨付、人事任免等关键环节设置“监督专
员”,2025年以来对15个重点项目、70家企业开展“跟进式”监
督,发现并整改苗头性问题9个。突出“以案促改”,组织观看
《权力的迷途》《政务领域违纪违法警示录》等专题片5场,开
展“以案说纪”微课堂8次,干部职工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显著
增强。
(三)权力监督运行“规范”工程稳步推进,权力行使更加
透明。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全
过程监督。制定完善了《重大事项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
《人事任免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权力运行的流程和
规范,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对项目审批、资金使用、行
政执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
为,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2025年,通过审计监督发现并纠正资
金使用不规范问题3起,涉及金额50余万元。
(四)依法依规履职“效能”工程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更加
高效。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规定,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
设,组织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和考试,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
执法水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
效能。2025年,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办理时限缩短至5个工作
日,较去年缩短了3个工作日;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
到95%以上,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便捷。
(五)纠治“四风”“清朗”工程持续深化,工作作风更加
务实。严格执行纪律规定要求,2025年全局“三公”经费支出同
比下降20%,会议文件数量同比减少28%。大力整治“庸懒散慢
拖”问题,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季”活动,建立“日巡查、周通
报、月考评”机制,通报迟到早退、脱岗串岗等问题15起,批评
教育20人次。弘扬“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工作作风,在重点项
目推进、民生实事办理等工作中,干部职工主动担当作为,积极
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2025年,共解决群众诉求120余
件,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六)干部选拔任用“公正”工程有序推进,选人用人更加
科学。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
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标准,树立正确的选人用
人导向。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干部选
拔任用工作纪实制度,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公平公正、规范有
序。2025年,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任用干
部10名,干部群众对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2%以上。
二、存在的短板弱项及具体表现
对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政治生态建设“十看”要求,经深
入查摆,仍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度”与“转化”存在差距。部分
干部职工存在“完成任务”心态,学习停留在“读文件、听报
告”层面,结合实际思考不够。如在“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
想”专题研讨中,个别同志发言泛泛而谈、缺乏深度,未能结合
本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等具体工作谈落
实;个别科室存在“重业务、轻学习”现象,2025年第四季度督
查发现,业务科4名干部学习笔记未按要求记录“党的二十大报
告关于政府治理现代化专章”内容,补学记录存在“应付了
事”问题。
(二)责任层层传导的“密度”与“实效”有待加强。虽然
建立了三级责任体系,但在“最后一公里”落实上仍有薄弱环
节。个别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的廉政风险研判不够主动,如在今
年某项目审批中,分管领导仅审核了申报材料的完整性,未深入
了解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导致后续因项目推进困难需重新
评估,影响了项目进度;个别科室负责人对干部职工“八小时
外”行为关注不够,2025年春节期间,1名干部因参与赌博被公
安机关查处,暴露出“八小时外”监督存在盲区。
(三)权力监督管理的“精度”与“力度”仍需提升。权力
监督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漏洞。部分监督检查流于形
式,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不够精准、深入。如在资金使
用监督中,虽然进行了定期审计,但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不够
全面,未能及时发现资金闲置、浪费等问题;对权力运行的事
前、事中监督不够有力,往往是在问题出现后才进行事后处
理,导致一些违规行为未能得到及时制止。
(四)依法依规履职的“能力”与“水平”有待提高。部分
执法人员法治意识淡薄,执法水平不高,存在执法不规范、不公
正、不文明等问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程序违法、证据收
集不充分、适用法律不准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