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企集团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建
与业务融合专题培训上的辅导讲稿
同志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把大家召集起来开展专题
培训,核心主题是“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夯实集团高质
量发展根基”。在座的都是集团各基层党支部的“领头
雁”,你们身处党建工作的最前沿、业务一线的主战场,支部
工作抓得实不实、党建与业务融得深不深,直接关系到党中央
决策部署在集团的落地成效,关系到集团改革发展的“最后一
公里”是否畅通。近年来,集团党委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
位置,推动基层党建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我们也清醒看到,部
分支部还存在“党建是党建、业务是业务”的“两张皮”现
象,有的支部书记对“怎么融、融什么”心里没数,有的甚至
把党建当成“额外负担”。这次培训,就是要结合中央要求和
集团实际,帮大家把思路理清、把方向找准、把方法教会,真
正让基层党支部成为推动集团发展的“战斗堡垒”。下面,我
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三个
必然”。首先要解决的是“为什么融”的问题。很多同志可能
会想,我们抓生产、搞经营已经很忙了,为什么还要花精力搞
党建融合?这不是“务虚”,而是“务实”,是关乎集团生存
发展的根本大事。第一,这是坚持党的领导、确保集团发展不
偏航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
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咱们集团作为国
有企业,首先要姓“党”,要始终跟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基
层党支部是党的“神经末梢”,如果支部党建与业务脱节,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落不到实处——比如国家强调“绿色发
展”,如果我们的生产支部只盯着产量、不考虑环保,就会偏
离国家战略;国家要求“科技创新”,如果技术支部不把党建
引领融入研发,就可能错失发展机遇。只有把党建与业务绑在
一起,让支部在业务决策中把好政治关,才能确保集团每一步
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第二,这是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打赢
市场硬仗的“必然选择”。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靠
什么赢?靠技术、靠管理,更靠我们的“红色优势”。党建与
业务融合,能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转化为发展动力——去年
咱们集团XX车间党支部,成立“党员攻关组”,用一个月时间
解决了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产量提升了XX%;XX项目党支
部,党员带头加班加点,提前完成了工期,为集团节省了数百
万成本。这就是融合的力量:把党组织的凝聚力,变成攻坚克
难的战斗力;把党员的责任感,变成推动业务的执行力。反
之,如果支部只是“开会念文件、活动拍照片”,党建不沾业
务边,不仅党建没意义,业务也会失去“主心骨”。第三,这
是夯实基层党建、让支部“活”起来的“必然路径”。现在有
些支部工作没活力,党员参与热情不高,根源就是“脱离业务
谈党建”。比如有的支部搞主题党日,要么是“坐在会议室学
文件”,要么是“走出去搞参观”,跟业务没关系,党员觉
得“没收获、没必要”。但如果我们把主题党日开到生产一
线——比如围绕“降本增效”开展讨论,围绕“技术革新”组
织竞赛,党员就会觉得“党建有用、参与值得”。只有让党建
融入业务的“主战场”,支部才不是“空架子”,党建工作才
有“生命力”。
二、清醒正视问题,找准基层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四个短
板”。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直面问题。从集团党委调研
的情况看,基层党建与业务融合还存在不少“堵点”,归纳起
来有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存在“重业务、轻
党建”的倾向。有的支部书记觉得“业务是硬指标,党建是软
任务”,平时把精力都放在抓生产、赶进度上,党建工作“应
付了事”——比如“三会一课”照本宣科,民主评议“走过
场”;有的认为“党建是务虚的,业务是务实的”,觉得“抓
党建会影响业务”,把党建和业务当成“两张皮”,甚至把党
建当成“负担”。去年集团考核中,有个支部的党建材料全
是“复印件”,业务数据却很亮眼,这就是典型的“一手硬、
一手软”。同志们,支部书记是党建第一责任人,“不抓党建
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这个观念必须树牢。二是融
合能力有“欠缺”,存在“不会融、融不好”的困境。有的支
部书记想融合,但“没思路、没方法”——要么是“用党建代
替业务”,比如开业务会变成“讲党课”,脱离实际;要么
是“用业务代替党建”,比如把业务会议当成“支部会
议”,没体现党建引领;还有的支部书记是“兼职”,平时业
务忙,对党建知识一知半解,连“双重组织生活”都搞不清
楚,更别说把党建融入业务了。比如有个支部想搞“党员示范
岗”,结果只是“挂了个牌子”,没明确责任、没跟踪考
核,最后成了“摆设”,这就是“能力不足”导致的融合失
败。三是机制保障有“短板”,存在“没抓手、缺激励”的问
题。一方面,考核机制“不科学”——有的支部党建考核只
看“材料全不全、活动多不多”,不看对业务的推动作用;业
务考核也不看“党建引领好不好、党员作用强不强”,党建和
业务“各考各的”,支部书记“干好干坏一个样”。另一方
面,激励机制“不给力”——有的支部党员在业务上带头攻
坚、在党建上积极参与,但评优评先、晋升提拔时,还是“只
看业务成绩,不看党建贡献”,党员的积极性自然提不起
来。四是创新活力有“不足”,存在“守旧路、无特色”的现
象。有的支部搞融合,“照搬上级要求,不结合自身实
际”——比如上级说“搞党建品牌”,就随便起个名字、挂个
标语,跟业务没关系;有的依赖“老办法”,比如开展党员教
育,还是“念文件、划重点”,不会用数字化手段,年轻党员
不感兴趣;还有的支部“怕出错、不敢试”,比如围绕业务难
题搞党建创新,担心“搞不好被批评”,宁愿“按部就
班”,也不愿“突破创新”。
这些问题,看似是“小事”,实则影响全局。如果不解
决,党建与业务融合就是“空话”,基层支部也发挥不了“战
斗堡垒”作用。
三、聚焦重点任务,掌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五条路
径”。解决了“为什么融”“问题在哪”,关键还要知道“怎
么融”。结合中央要求和集团实际,我给大家梳理了五条具体
路径,大家可以结合支部情况,灵活运用。一是以“政治引
领”为魂,把准融合方向。党建与业务融合,首先要“融政
治”,确保业务发展不偏离政治方向。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
题”制度。支部每次开会,首先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关于国企改革、行业发展的重要论
述,比如我们是制造业,就要学总书记关于“实体经济”“智
能制造”的要求,把这些要求融入支部的业务计划——比如今
年XX支部的“第一议题”学习后,制定了“智能车间改造”的
党员攻关计划,这就是“学用结合”。二是把党建融入业务决
策。支部要建立“业务决策前先议党建”的机制,比如车间要
调整生产计划、项目要确定技术方案,先在支委会上讨论“是
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是否体现党员作用”,再提交行政会议
决策。去年XX项目支部,在讨论“是否引进环保设备”时,支
委会先明确“绿色发展是党中央要求”,最终推动项目投
入XXX万升级设备,既符合政策,又提升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