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深学践行全会精神 凝
聚奋进十五五新征程磅礴力量
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分析了国内
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擘画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国家发展蓝图
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
今天,我以“深学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凝聚奋
进‘十五五’新征程磅礴力量”为题,与大家共同学习交
流,目的在于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合力,确保全市发改系
统将全会精神转化为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成
效。
一、深刻领会四中全会的核心要义,把握时代坐标,锚
定“十五五”发展大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面临
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必将指引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宽视
野、更大力度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全体发改干部必须提高政治
站位,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全会的精神实质和丰富
内涵,为科学谋划“十五五”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要从历史维度领悟全会的战略定位,增强发展的紧迫
感和使命感。
全会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紧密衔接“十四
五”规划,为“十五五”的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这要求我们
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把城市的发展定位放在国家发展大局
中去考量。发改部门作为区域发展的“总设计师”,必须准确
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紧密围绕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建设等要求,找准城市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战略支
点。
例如,在推进城市圈和都市圈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仅限于自
身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联
通要求,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创新协同共享、生态环
境联防联控等关键领域,将城市的发展路径嵌入到国家构建新
发展格局的宏大框架之中。只有准确把握了全会的历史方位和
战略导向,我们的“十五五”规划才能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
系统性。
(二)要从思想维度把握全会的精髓要义,坚持高质量发展
的根本遵循。
四中全会精神的核心,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聚焦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发改
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把坚持高质量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意味着我们的发展理念要实现深刻转
变——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注重速度转向注重质
量和效益。
在“十五五”期间,我们不能再简单地追求规模扩张和粗放
式增长,而是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
念贯穿始终。发改系统要成为新发展理念的忠实践行者和坚定
捍卫者,通过科学的政策设计、精准的投资引导、有力的项目
支撑,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长动力加快转换、资源环境
约束有效破解。要紧密关注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高
水平对外开放等战略部署,将其作为我们制定“十五五”规划
的核心驱动力。
(三)要从实践维度聚焦全会部署的重点任务,强化发改工
作的先导作用。
四中全会全面部署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任
务,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
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发改部门的工作涉及面广、牵动性
强,必须在落实全会精神中发挥先导和中枢作用。
具体来说,要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全面启动“十五五”规
划编制工作,确保规划与国家战略部署相匹配、与城市发展实
际相契合、与人民群众期盼相呼应。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
用,集中精力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优化要素
资源配置,形成投资拉动效应。同时,要发挥改革的攻坚作
用,围绕要素市场化配置、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重点领
域,推出一批具有城市特色的改革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
强大动力。发改干部要深刻理解“大局”意识,将全会精神的
各项要求细化、实化、具体化为可操作、能落地的发改行动方
案。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发挥发改优势,构
建“十五五”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
改系统必须紧扣这一核心,以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运用规
划、投资、改革等综合手段,加快构建体现城市特色和竞争力
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十五五”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
点。发改部门要充分发挥政策制定和资源整合的优势,做好新
质生产力的“孵化器”和“助推器”。
一是强化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制定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
产业创新平台项目清单,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激发
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二是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聚焦
本市重点产业领域,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通过政策倾
斜和资金引导,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
新“小巨人”企业。要瞄准未来产业,如人工智能、量子科
技、生命科学等,做好前瞻性布局,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建设
未来产业先导区等方式,抢占发展制高点。三是深化科技体制
改革。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破除
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
的贡献度。这不仅是投入的增加,更是效能的提升,必须以改
革的办法推动创新发展。
(二)以有效投资夯实发展根基,提升重大项目支撑能力。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发改工作的重要抓手。高质量发展要求
投资结构必须不断优化,确保资金投向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和城
市长远发展需求的领域。
发改部门要突出“有效益”和“有效率”两个关键。一方
面,要精准识别和谋划一批“两新一重”项目,尤其是对产业
转型、城市功能提升具有乘数效应的标志性工程。要加强项目
全生命周期管理,严把项目决策关、资金使用关、效益评估
关,坚决杜绝低效、无效投资。另一方面,要深化投融资体制
改革,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民间投资。要利用好政府引导基
金、专项债券等工具,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多
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发改干部要深入一线,化解项目
推进中的难点堵点,真正做到“以项目看发展,以实效论英
雄”。
(三)以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活力,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四中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