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单位 2025 年度燃煤散烧治理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略部署,切实改善辖区
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安全,XX 单位围绕燃煤散烧治
理核心任务,周密组织,扎实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 2025 年
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5 年度,XX 单位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以“早
部署、广宣传、严排查、实整改”为工作主线,全方位、多维度
推进燃煤散烧治理工作,有效遏制了燃煤散烧反弹势头。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严密责任体系
单位高度重视燃煤散烧治理工作,将其列为年度重点任务。
年初即组织召开专题部署会议,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
导具体负责,派出所、应急管理部门、市场监管所、生态环境所
等关键部门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负责日常协调与督导。全面推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网格员
包户”的三级包保责任制,将治理任务细化分解至每个网格、每
个岗位、每名人员,确保责任层层压实。组建专职排查队伍,实行
逐户摸排、一户一档、台账式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从组织
架构上保障了治理工作的高效运转。
(二)深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共治氛围
为从根本上转变群众观念,提升环保意识,构建全民参与的治
理格局,单位创新宣传模式,实施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
宣传策略。线上方面,充分利用政务微信、各村(社区)微信群、
村级广播等平台,定期推送燃煤散烧对大气环境、人体健康的危
害科普知识,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及奖补政策,累计推送相关信息超
过 200 条,覆盖人群约 5 万人次。线下方面,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村
居、社区,通过悬挂宣传横幅 80 余条、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
及环保知识宣传彩页 1.5 万份、设立现场咨询台等方式,面对面解
答群众疑问。同时,公开并畅通 24 小时监督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
报违规销售、运输、使用燃煤行为,形成了“人人知晓、户户支
持、共同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推行网格管理,实现源头精准管控
依托既有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将燃煤散烧治理工作全
面融入网格日常。按照“划片包点、责任到人”的原则,将辖区
划分为 XX 个一级网格、XX 个二级网格和 XX 个三级网格,配备
专兼职网格员 XX 名。网格员聚焦辖区内农户、临街商铺、餐饮
摊点、养殖场等重点对象,开展常态化、拉网式入户排查与巡查。
重点检查是否储存、使用散煤,清洁取暖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等。
对排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现场记录、即时上报、限期整改、跟
踪销号,确保整治工作无盲区、无死角,坚决杜绝燃煤散烧现象。
(四)聚焦关键环节,提升联合执法效能
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联合市场监管、交通
公安等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辖区交界处、主要交通要
道等重点区域进行布控,严厉打击非法运输、销售散煤行为。全
年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15次,查处非法运输车辆 3台次,取缔非法散
煤销售点 2 处。对在排查中发现的仍使用散煤的居民,坚持以教
育引导为主,督促其限期整改;对于屡教不改或性质严重的商户,
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形成了有力震慑。
二、存在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燃煤散烧治理是一项长
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当前工作中仍面临诸多深层
次的矛盾和问题。
(一)群众思想认识存在温差,传统习惯转变缓慢
部分群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对燃煤散烧的环境危害性认识
不足,存在“祖祖辈辈都这么烧,未见有大碍”的惯性思维。尽管
宣传工作持续开展,但思想上的“疙瘩”仍未完全解开。同时,清
洁取暖成本相对散煤取暖更高,虽然政府有一定补贴,但部分居民
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存在“用不起、不愿用”的顾虑,导致政策落
地“最后一公里”受阻,个别区域存在隐蔽性、间歇性“返烧”
现象。
(二)资源保障压力持续存在,经济激励效率有待提升
燃煤散烧治理,特别是清洁能源替代改造,需要巨大的资金投
入。当前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市、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