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人员素质提升的途径与对策
和谐的内部审计关系可以促进内部审计部门被审计部门的交流与沟通,确
保内部审计意见及建议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及时获得相关、可靠的信息资料
,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过程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及审计质量。内部审计
人员内审工作的目的是服务于管理层,为组织单位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
效率,而内审工作的审计对象往往是单位内部人员。因此,解决和处理“审
”与“被审”的矛盾冲突、建立和谐关系至关重要。
一、内审人员素质是影响“审”与“被审”和谐的主要因素
(一)审计方法和工作态度对被审计单位的影响。
内部审计是规范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内部效益必不可少的环节。内部审
计的目标就是为组织单位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也就是说内部审计
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审与被审职
责的不同,对审计工作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一般地,很多被审计人认为,审计
人员没有资格不断审查他们的活动,被审计人通常抱怨审计人员打扰他们的正
常工作秩序,不必要地改变他们已熟悉的常规。确实也存在发现问题时,内部
审计人员不注意方法、态度,甚至因为查出了问题而否定被审计单位其他成绩
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使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出来的问题产生了不同看法。一般
,我们往往会认为审计就是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是“挑刺”的,那么被审计单
位以对待“挑刺”的心态来看待内审工作,不免会持不友好的态度,这样一来
,内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无形之中就产生了矛盾冲突。
(二)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影响着审计质量。
目前很多企业会从财会部门挑选一些人员作为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因此
他们往往会欠缺某些相关的知识及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在工作中会用会计人
员已形成的严谨思维进行内审工作,往往会片面地思考审计问题。由于内部审
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够高,内审人员搜集到的证据不足以以理服人,就很容
易引发“审”与“被审”的矛盾,影响审计的质量。
(三)内审人员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有些内审人员考虑到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被提拔至管理层,害怕在这节骨眼
上得罪人,往往会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想以后的路
不好走,这也会使审计工作难以很好地运转,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审”与
“被审”的不和谐;又有些内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以灰色收入来满足
个人私欲,就会给他人以不好的印象,无法很好地在被审计单位面前树立威信
,无法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如果此种恶习成风,那么就会对
整个审计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内审工作就会成为空壳,企业就无法依法、规范
、高效地运作。因此,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亟待提高。
二、内审人员素质提升的途径与对策
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审”与“被审”矛盾冲突与不和谐将会给
内审工作无形之中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何处理好“审”与“被审”的矛盾,构
建和谐的审计关系呢?只有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才能更好地构建“审”与“被
审”的和谐关系,所以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加强对审计人员素质的培养。
(一)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并不断接受后继教育,提高服
务质量。
审计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了解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如果
审计人员所处的是机械工程类的企业,那么内部审计人员还应该了解机械工程
类的相关知识,对整个单位的经营状况足够了解,这样才能很快地发现问题的
根本。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集会计、法律、业务技能等知识于一身,有过硬
的业务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能处理复杂的审计业务。同时审计会随着时代
变迁而不断地改进更新,所以内审人员应不断“充电”,了解审计前沿最新动
态,关注企业最新发展动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管理层,做好内审本职工
作。另外要求审计人员拥有从事审计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工作
经验和职业道德。
(二)注意工作方法、交流沟通的技巧。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第十条提出:“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人
际交往技能,妥善处理好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士的关系。”同样一个问题
摆在眼前,或许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最后的收效是截然不同的。当
发现问题时,内审人员应注意语言艺术和工作方法,设身处地地替被审单位着
想,提出的建议应该是建设性的,而不是批判性的,这样,被审计单位也会更
容易接受意见和建议,“审”与“被审”的矛盾会缓和些,毕竟无论内审人员
还是被审计单位,最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