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1.14湄洲湾北岸党工委书记林修岚: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基层治理探索与实践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第 1页 共 2页 湄洲日报/2020年/1月/14日/第 B02版 思考 以德敦风化俗 筑牢治理根基 ——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基层治理探索与实践 湄洲湾北岸党工委书记 林修岚 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的变革和社会的转型,基层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分量更重了。国 家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基层治理是大厦之基。基层怎么治理,我的观点是德法共治,以德为 先。在此,我结合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基层治理探索与实践,重点讲基层德治。 一、加强基层德治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 40多年来,老百姓富起来了,但不见得乡风也全部好起来了。在基层特别是农村, 还是有一些攀比盛行、矛盾交叠等问题。基层要实现善治,要德法共治,以德为先。 为政以德,教人以善,在这方面,古代先哲们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生动的实践范本。中国古代 的政治家、思想家从总结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中,深切体会到,富民之后,及时施以善教是固国 之本。孔子到卫国,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卫国人真多呀!”冉有说:“既然人口这么多,应该 让他们怎样呢?”孔子说:“应该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再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说: “教之。”孟子深刻地剖析过“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善政“使人民畏惧,而“善教”能得到人 民的爱戴,而得民心者得天下。管子执政齐国时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 灭亡。”汉武帝时,董仲舒比较充分地论证了教化之功,他说:“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 必有教化。”清康熙帝深谙国家的兴衰成败在于道德,他说:“朕惟治天下,以人心风俗为本。” 在古代帝王和士大夫看来,民众在解决衣食温饱之后,迫切需要的是进行教化,使之知廉耻、明 礼义、远恶行、近善良、敦乡里、识大体、爱国家,为君王统治奠定德治基础。 在古代,德治教化是有制度安排的。现今全国仍保留着许多如德化、彰化、敦化、宁化、安 化、怀化等德治标本地名。德的教化绵延千年,在当今基层治理中仍然值得借鉴。 二、基层德治的做法与成效 以德教化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客体是民众,而 主体是地方政府,特别是县区政府。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的做法是坚持“引导、教化、干预” 等多措并举,让德治在基层开花结果。 一是治陋习、倡俭德。针对“天价彩礼、大操大办、大燃滥放、建豪宅、造活人墓”等现象, 我们以移风易俗入手开展治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机制,对操办婚嫁喜庆事宜进行规 范、监督。比如,对天价彩礼进行“限价”。同时,通过举办集体婚礼、制作微视频短片、倡导 “零聘金”等一系列组合拳,高价彩礼应声而落。针对大操大办,各村都建立红白理事会,实行 报备制,规定每桩宴席不得超过 30桌,每桌不得超过 3000元,限制上高档烟酒。镇村干部则以 “贺喜”入户监管。同时,通过全域禁炮、严厉整治“两违”、清理活人墓,把工作触手延伸拓 展到乡风陋俗的各个领域。 二是评百星、传孝道。2018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百孝之星”评选活动。通过入户摸底、 座谈推荐、实地审查、网络投票、综合评议等,评选出 100名长辈满意、家人服气、邻里称道、 政府认同的孝星模范。他们是来自基层家庭最普通的一群人,有儿子、有女婿、有女儿、有养女、 有孙女。评孝活动推动了中国几千年孝道的传承,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随后,我 们把这些事迹编印成书,开设农村道德讲堂,收到很好的效果。评孝活动得到了《人民日报》、 第 2页 共 2页 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传播。 三是设康协、乐老龄。农村老人协会曾经对乡村治理方面作了积极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有的被宗族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