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1.23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第 1页 共 7页 安徽日报/2020年/1月/23日/第 003版 要闻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0年 1月 14日在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沈素琍 各位代表: 我受省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 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共安徽省委坚强 领导下,以昂扬奋发的姿态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把满腔爱国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 力;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丰硕成果转化为为民履职的实 际成效;以担当作为的自觉履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赋予的使命,把全会精神转化为践行国家根 本政治制度的具体行动;以务实有效的方式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 40周年,把 40年来的丰厚 经验转化为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丰富实践,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 美好安徽作出了新贡献。 一、着力提供高质量制度供给,地方立法取得新成果 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加强重要领域立法,为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大 局和谐稳定提供了新的制度供给。全年制定、修改和审议法规 18 件,审查批准设区的市法规 34 件。 强化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立法引领。从健全价格监管法治体系出发,制定了新一轮政府机构 改革后全国首件价格监督检查条例,较好适应了价格监督检查职能调整后的实际需要。着眼于促 进民营经济发展和工商业繁荣,修改了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从创业创新、融资促进、营商环境等 多方面强化了制度支撑;制定了全国首件地方商会条例,在立法推动“放管服”改革上作出了有 益探索。为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决策部署,制定了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就统筹建 设、应急保障、用户权益等作出规定。常委会还审议了港口条例修订草案等。 推进民生改善、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小切口”立法。围绕推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 解决,找准立法切入点,制定了志愿服务条例,通过立法弘扬新风尚、凝聚正能量;审议了公共 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中医药条例等法规草案;加快开展促进大别山等革命老 区发展条例创制性立法的调研论证。立足于强化社会治理法治保障,制定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 例,进一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修改了信访条例,引导网上信访,推进诉访分离,落实依法终 结制度;修改了宗教事务条例,提高我省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审议了实施人防法办法修订草案。 织密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网。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两山”理念,不折不扣 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及省委立法决策,修订了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依法依规完善管 控措施,推动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不断加强。制定了淠史杭灌区管理条例,明确在灌区内建立 三级河长制、湖长制和四级林长制,实行分级分段负责机制,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探索了法治新 路。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区立法,深入扬子鳄、升金湖等自然保护区调研,就保护区的管理体制、 责任划分等进行制度设计。同时,审议了节约能源条例、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等修订草案。 第 2页 共 7页 严格审查报批准法规和报备规范性文件。创新对设区的市报批准法规审查方式,提前介入各 市人大立法进程,对法规草案共提出 1053 条修改意见,对法规严格进行合法性审查。指导各市 统一规范物业管理等措施和处罚尺度。从严开展备案审查,首次听取审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情 况报告,接受报备规范性文件 152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报备省市法规 44件。 常委会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自觉把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贯穿立法 实践,坚持重大立法事项向省委请示报告。认真落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要求, 全年审议类立法项目中,涉及弘德立法的 12件、占 66.7%。健全人大及其常委会主导立法工作机 制,在立项、起草、审议把关、法规清理等环节发挥好主导作用。 二、严格履行法定监督职责,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 围绕省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做好人大监督工作,加 大力度,增强刚性,提升实效,助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全年听取审议省“一府 两院”报告 21项,开展执法检查 4次、专题询问 2次。 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监督。高度关注经济运行情况,审议计划和预算执行、审计及审计 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审查批准 2018年决算和 2019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审议加强金融监管 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的报告、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 情况专项报告、2019年省级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立项和建设情况报告,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下 联动开展县域经济发展、金融监管情况等调研,研究提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 险等意见建议。高度关注实体经济发展,听取审议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报告,开展中小企业促进“一 法一条例”执法检查,采取委托第三方对纳税人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减税降费专题调研,聚 焦实体经济发展痛点、堵点,分析根源,提出对策。高度关注科技创新工作,听取审议科技创新 平台建设情况报告,围绕以高能级平台引领高水平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提出审议意见。高度关 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展乡村产业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等调研,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 伐助力。 聚焦民生福祉和社会安定行使职权。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监督,听取审议大别山革命老区 及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情况报告,支持政府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围绕增强人大对脱贫 攻坚工作监督实效进行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市县乡人大履职实情,提出指导意见,推动全省各级 人大为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同发力。持续关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开展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 推动更好发挥高等教育对我省创新发展的服务支撑作用。听取审议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报告,视察 民生工程实施情况,促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更好增进人民福祉。听取审议宗教工作情况报告, 督促依法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引导教职人员爱国爱教、正信正行。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情 况调研,督促抓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处理,为保安全、保大庆、保稳定尽职尽责。 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发力。围绕打好“碧水保卫战”,主动对接全国人大工作安排, 实行省市人大联动,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并组织专题询问,用法治力量防治水污染的整 体效应进一步增强。听取审议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情况报告,提出优化补偿资金使 用结构等意见,促进“新安江模式”的复制推广。听取审议 2018 年度全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 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开展“江淮环保世纪行”,组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题研讨,强调要坚 持科学治污、提升监管能力、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开展我省林权管理条例执法检查,深入皖西、 皖南山区和皖东丘陵调研了解林长制改革等情况,提出的意见建议已转化为 16 项具体举措;深 入皖北采煤沉陷区调研,支持相关地方加强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促进生态受保护、山水增效益、 群众得实惠。 聚焦公正司法和监察体制改革履职尽责。抓住社会普遍关注的司法领域热点问题,听取审议 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省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全省检察机关 民事执行监督和刑事执行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并首次对“两院”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强调要进 一步回应社会公众普遍关切,加大执行力度、强化执行协作,加强民事和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切 第 3页 共 7页 实解决“执行难”。落实全国人大部署,专题调研监察体制改革和监察法实施情况,认真总结我 省改革实践,向全国人大及有关方面提出建议,为推动法法衔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献计出力。 常委会坚持正确、有效监督,创新完善监督工作机制、载体和方式方法。改进预决算审查监 督,首次选取教育、住建、交通 3个部门决算草案进行重点审查,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落实;优 化调整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并上线运行。创新执法检查方式方法,严格对照法律条文查找问题、 指出问题,更多地直插现场、随机抽查;提高执法检查报告质量,首次附录随机抽查详细报告、 提出问题整改的时限要求和量化标准;健全跟踪问效机制,首次督促政府部门及各市制定执法检 查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清单、问题整改清单,跟进推动落实,人大监督的刚性和实效进一步增强。 三、依法行使决定权和任免权,议事决策推出新举措 坚持把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规划纲要及安徽行动计划的实施摆在突出位置,多管 齐下推动常委会《关于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执行,依法保障长三 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工作呈现新气象。 职权行使不断拓展。按照《决定》关于优先安排立法项目、加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支持 和保障人大代表跨区域调研视察等要求,在 6件法规中专门写入相关内容,听取审议了关于推动 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情况报告,组织部分在皖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开展了专题 调研和跨区域视察,实现了主要职权行使的全覆盖。 协同协作更深更实。按照《决定》关于认真执行《深化长三角地区人大工作协作机制协议》 的要求,落实长三角四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通过的重点工作方案,围绕与沪苏浙协同加强 地方立法等开展专题调研,支持常委会各机构参与业务层面交流协作。 全省人大共同推进。按照《决定》关于支持本省各市同三省市所辖市(区)深化合作交流等 要求,支持全省 16 个市人大融入其中,初步实现全域对接,形成了省市两级人大合力参与协同 协作的新格局。 常委会还就我省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省级决算、预算调整等依法作出决定决议,按照机构 改革部署作出了设立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和内务司法工委更名的决定。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进一步做好人事任免工作,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86 人次。按照深 化监察体制改革要求,跟进做好检察机关部分人员转隶工作。首次吸收专家参与任前法律知识考 试题库的完善和更新,促进拟任命人员更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创新强化任后监督,组织 172名 “一府两院”工作人员述职,首次安排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口头述职, 实现法官、检察官述职全覆盖。被任命人员依法为民履职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四、完善代表履职服务机制,代表工作实现新提升 坚持人大代表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代表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创新和完善代表工作机制,推 动代表法和有关制度实施,扩大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人民 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做细做实多层联系工作。统筹做好我省选举的全国人大代表与省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 与在基层的省市人大代表、“一府一委两院”与基层代表、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工作。健全代 表履职服务网络平台,开发运用“履职通”手机客户端,实现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基层的省市人 大代表“一键式”即时交流互动。定期向代表通报经济运行和预算执行等情况。全年共邀请代表 和有关方面人员 502人次列席常委会会议,每次会议期间都召开代表座谈会,每次专题调研和执 法检查都安排多级人大代表参加,面对面听取意见,使人大工作更好顺应人民群众期待。支持“一 府一委两院”密切与代表的联系,邀请 324人次代表参加预决算初审、法院庭审、检察院开放日 等活动,推荐 7名代表担任省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 切实增强代表活动实效。坚持以代表小组活动为主平台,强化专业代表小组作用,不断丰富 和创新代表活动。支持代表充分收集和反映民意,引导代表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指导选举单位 第 4页 共 7页 建立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点,使代表活动更好融入群众、植根群众。组织代表开展会前集中视察, 深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等开展专题调研,形成 42份调研报告,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 加大履职服务保障力度。切实维护代表享有的法定权利,指导市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检查, 进一步规范许可对人大代表采取强制措施的工作程序。根据代表的个性化需求,增设财政经济、 城建环资、教科文卫、农业农村 4期专题培训班课程,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持续推进代表小组 活动室建设,累计建成五级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室 8813个,代表活动阵地进一步巩固。修订了《代 表活动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