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金融_3.13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实: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韧性凸显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第 1页 共 2页  金融时报/2020年/3月/13日/第 002版 要闻/评论 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韧性凸显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 程实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2月末至今,随着海外疫情日趋严峻,全球市场接连遭遇“黑 色一周”“黑色星期一”等罕见的动荡。相较而言,中国市场调整幅度较小,并率先实现反弹企 稳。这表明,中国经济金融的内生韧性正在被全球重新认知,投资者们已“用脚投票”。 我们认为,这一韧性扎根于有效的政策组合、稳健的金融体系和勃发的新兴产业,不仅守住 了短期的防风险底线,更有望开拓长远的发展空间。由此前瞻,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国韧 性料将得到进一步夯实,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金融信心的关键来源。 韧性之一: 政策“组合拳”巩固发展长势 不同于其他“黑天鹅”风险,全球性疫情引致了社会、经济、国际关系等领域的广泛冲击, 对一国治理水平、机制功效、政策协同形成了全方位“压力测试”。新冠肺炎疫情发酵之后,中 国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经济、社会、金融等领域的措施,为疫情防控提供主要保障。国家及时出台 了有序复工及其他配套政策,并积极协调资源快速建设专科医院,从根源上抑制疫情传播和蔓延; 财政部门积极减税降费,并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补助和补贴;央行提供了充裕的流 动性支持,并通过多种途径引导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适度;金融监管部门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 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提供定向信贷支持,对受灾地区股权质押、融资融券作出特殊安排等。得益于 上述政策“组合拳”,防疫、复工两大任务得到平衡兼顾。一方面,3月 9日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虽然当前全球仍处于本次疫情的上升周期,但是“疫情正在中国走向结束”;另一方面,据我们 测算,2月 10日至今,全国平均复工进度持续加快,前期进度滞后的浙江、福建等地改善明显, 国内经济循环正在提速回归常态。基于此,我们认为,本次疫情的短期冲击虽然不容轻视,但不 会改变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中枢。从二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速将逐季实现修复、反弹和企稳, 全年增速预计在 5.6%左右。在 IMF、OECD纷纷下调全球增长预期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长 期韧性相对凸显。 在守住增速底线的同时,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趋势料将稳健延续。近年来的经验表明,外 部冲击将促进而非阻滞中国经济提质增效。2019年,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加快了中国经济机制的 内部改革。根据世界银行和世界经济论坛评估,在营商环境层面,2019年东亚—太平洋地区营商 环境的改善大幅放缓,但中国推出的改革措施多达本地区的近四分之一,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改 善幅度前十大经济体;在综合竞争力层面,美国失去全球第一的位置,而中国排名则保持稳定。 2020年,疫情的出现暴露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短板,也从资源分配的角度凝聚了进一 步深化改革开放、供给侧“挤水分”、硬核科技加速崛起等重要的社会共识。展望未来,在赢得 战“疫”胜利之后,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改革再出发的主要脉络。通过 综合运用经济金融体系改革、监管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多重工具,全要素生产率的提振将 支撑中国经济长期稳中向好,而齐头并进、相互支撑的“全体系改革”也会成为金融市场稳定的 根本支柱。 韧性之二: 金融稳定激发经济活力 本次战“疫”过程中,中国经济生态和金融体系之间建立了良性而有效的双向互动。一方面, 实体经济为金融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受疫情冲击影响明显的地区、行业、企业、个人获   第 2页 共 2页  得了高效的结构性支持,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另一方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得到充分发挥,金融体系平稳运行为实体经济持续“输血”,而金融市场预期的稳定也夯实了投 资和消费信心。 放置于全球市场的坐标系中,中国金融体系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