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中国人民银行范一飞副行长:实行综合经营是金融业融合创新的必由之路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实行综合经营 是金融业融合 创新的必由之路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今天论坛的主题之一是“融合创新”。围绕这一主题 ,我就金融业综合经营问题跟大家分享几个观点,请大家 讨论,共同努力为我国金融业融合创新创造必要的环境。 第一,我国金融业要不要开展综合经营? 客观看,分业经营是管理规制,综合经营是行业选择 。我国最严格的分业经营可以追溯到计划经济时期以及改 革开放初期的专业银行时代,例如工商企业短期流动资金 和长期基本建设投资来自不同的金融机构贷款。专业银行 导致了市场人为分割和行政垄断,形成了低效率和高成本 。最初的金融改革实际上秉承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 定性作用的理念精髓。商业化改革以后,银行从垄断转向 竞争,服务从单一化转向多样化,产品从信用中介转向资 产管理,可以说是势在必行。抓住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 理解一对看似矛盾的现象——为什么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 确立了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但是金融业的跨 业融合创新从来没有停顿?究其原因,是因为更为根本的 金融改革目标是确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即“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以及“安全性、效益 性、流动性”。上述“四自三性”实际上决定了金融机构 必须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开展服务竞争以赢得生存和发展 。而综合经营往往是金融机构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 ——服务更多更全更新,因而更具吸引力。自国家“十一 五”和“十二五”规划相继提出“稳步”和“积极稳妥 ”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以来,金融业综合经营步伐明 确加快。目前,综合经营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允 许开展综合经营,还是退回到分业经营,对此有一些不同 看法。在我看来,允许金融业开展综合经营是尊重市场的 现实选择,而回归分业经营已无现实可能。 一是从尊重现实的角度看,综合经营已成为我国金融 体系的客观存在。目前,绝大多数大中型银行、证券公司 和主要保险公司都已通过设立、并购其他金融行业的子公 司和以资产管理业务为代表的交叉性金融业务,跨行业跨 市场开展综合经营。同时,金融控股公司也在快速发展 ,投资控股了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等机构的一 些金融集团和资产管理公司等都已成为实质上的金融控股 公司,一些地方政府也组建了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在产品 方面,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50多 万亿元,与银、证、保金融业表内总资产相比,比例达到 1:4,已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货币供应量波动 也产生了明显影响。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使得银行、证券 、保险等行业的相互交叉和融合更加深化,一些互联网企 业陆续进入金融领域,在支付、小微贷款、金融产品销售 等方面快速发展,部分企业已构建了涵盖银行、证券、保 险业的综合化金融平台。 二是从提升金融业竞争力角度看,综合经营是实现收 益与风险平衡的创新方向。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机构的主 要缺陷是业务结构单一、经营方式粗放、金融服务水平不 高,金融产品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满足多元化金融需求。在 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金融业有效管控风险实现 可持续增长的压力日益突出。综合经营促进金融机构的业 务和收入更加多元化和均衡化,更好地抵御周期性风险 ,提升跨周期经营能力。 三是从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看,综合经营是实现 金融结构调整、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必要措施。为推进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重点任务,金融 业肩负着以金融创新推动企业去杠杆、补短板的重大使命 。从去杠杆看,一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结构失衡,融 资方式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要发展找贷款、要贷款去 银行”造成企业债务持续攀升,杠杆率高企。在经济上行 期,资产负债水涨船高,企业效益掩盖了债务压力;当经 济下行压力加大,高杠杆则凸显为经济金融领域的突出风 险。去杠杆需要创新思维。资产证券化和市场化债转股等 必要手段客观上要求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密切 配合,联动创新。从近年来综合经营的效果看,一些金融 机构整合不同行业子公司的优势,通过交叉销售、合作营 销、联合投资等方式,满足了部分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有利于改变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体系的状况。从补短板看 ,我国企业长期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土地和资源取得比较 优势,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小微企业发展缺乏后劲 。补短板同样需要新思维。针对科技创新企业和小微企业 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殊性,各类金融机构应该共同采取采取 投贷联动、股债结合等方式,多渠道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引进大数据技术,在高效率管理风险的前提下补足银行 在长尾客户服务方面的短板。实践中,部分金融机构也已 通过综合开展银行、信托、金融租赁、投资银行、保险等 业务,在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保障房建设、扶持中 小企业、支持县域经济与“三农”等方面改进了金融服务 。然而,受制于创新能力不足和现行监管约束,我国金融 机构开展综合经营总体上还停留在追求金融全牌照的层面 ,不同金融业务的相互补充和联动仍然有限,母公司与子 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储蓄 资金向股权投资的转化十分不足。金融业通过综合经营服 务实体经济的效能还需要大幅提升。 实践表明,金融业综合经营增加了金融产品、服务供 给的多样性和竞争性,使企业和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促 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也助推了金融业自身的改革开放,提 升了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虽然其间也还存在这样 那样的问题,尤其是监管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日趋严重。 但总体来说,继续发展综合经营符合金融业风险和收益平 衡需要,也是当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义不容辞的历史 使命。尊重规律,敬畏市场,因势利导,应作为改革的基 本原则。 第二,国际上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步伐停滞了吗? 从世界范围看,综合经营一直都是金融业的主要经营 模式。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导致了美国银行业与证券业 的严格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