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中共宿城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生态为先 发展为要 富民为本 奋力谱写“两聚一高”宿城篇章 —— 在中共宿城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 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时的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 三届二次全会、苏北发展座谈会、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和全 市绿色发展大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上半年工作 ,研究分析当前面临形势,动员全区上下大力发展生态经 济,千方百计促进富民增收,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 色发展新路,奋力谱写“两聚一高”宿城篇章。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 绕“两聚一高”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三转三稳”工作要 求,着力推动“双创”联动,扎实推进“三生”融合, 全 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主要经济指标总体符 合预期,转型升级迈出新的步伐,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民计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党的建设 得到加强。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下行压力仍 然较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 ,对发展生态经济的思想认识、工作推进等方面还存在一 定差距;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偏低,维护社会稳定面临新问 题新挑战;党的建设仍然存在薄弱环节,落实省委巡视整 改“回头看”反馈意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此,我们要 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下面,根 据区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工作,讲四个方面意见。 一、紧扣生态主旋律,打造生态底色,打响生态品牌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委李强书记对宿迁工作提出 了发展生态经济走新路、聚焦富民补短板、改革创新增优 势“三项任务”,并要求宿迁建设“江苏大公园”。刚刚 召开的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就全面加快生态经济示范区建 设作出了部署安排,向全市发出了建设“江苏大公园”的 动员令。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内涵,“江苏大公园 ”应该是一个河湖清秀的生态公园、田园风情的特色公园 、创新发展的活力公园、包容共济的开放公园、民生富足 的幸福公园。这些要求和定位,体现了上级党政组织的期 望,体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期待,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全 市上下的共同追求和目标取向。宿城作为主城区、座下区 ,在全市重构“1+3+3”发展格局中,处于特殊的地位,肩 负特殊的责任,应该也必须干在前头、走在前列,努力打 造成为“江苏大公园”核心景区,当好全市生态经济示范 区建设的龙头和标杆。 一要谋划生态经济“路线图”。生态经济示范区是建 设“江苏大公园”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即将出台的《宿迁 市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几年的奋斗目标 ,明确了工作要求和重点,细化了具体措施。我们要结合 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加强调查研究,注重集思广益 ,抓紧制定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要坚持城乡统筹 ,重点抓好中心城市内涵发展和乡镇错位发展,努力构建 宿城发展新格局。要在推动中心城市内涵发展上积极作为 。加快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公园景观、街头 绿地、林荫道路等城区50个重点工程,有机串联公园绿地 、休闲空间、开放空间等场所,做活水、绿、景文章,打 造城市生态客厅,让城市更具品位、更加生态、更有特色 ,让群众拥有更加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要优化城区功能 ,持续加大老旧小区、棚户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力度,加快 推进“两场一厕”及路灯改造工程,统筹完善教育、医疗 、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 度。要在促进乡镇错位发展上实现突破。每个乡镇都要根 据自身定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在错位发展中彰显特 色,形成“一乡一特”或“几乡一特”的发展格局。城市 功能类要大力发展产业园区,扎实推进服务业发展,着力 完善城镇功能,抓好城镇管理、环境美化等工作,为促进 中心城市繁荣贡献力量。田园综合体类要立足资源禀赋、 区位环境、产业定位等比较优势,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 色,做大做强设施蔬果、精品渔业、生态稻米、休闲农业 等农业主导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充 分利用“生态+”“互联网+”等模式,推进农业与旅游 、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和 农业品牌,推动农村特色发展。生态涵养类要把生态文明 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严把环保准入门 槛,适度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加快生态系统构建,不断扩 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二要增强生态经济“硬实力”。 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 优势的关键是“生态+产业”。要聚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和效益,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生态与工业、农业、服 务业等相互融合,加快形成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生态高 效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绿色产业体系。坚持向“生 态+工业”要更大增长。做好结构调整的“加减乘除法 ”,即做好优势产业的“加法”,围绕“2+1”主导产业 ,抓好内培外引,拉长补齐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做好落后产能的“减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提高工业经济“含金量”“含绿量”;做好新兴产业的 “乘法”,聚焦激光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在扩量增效上下功夫,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 ;做好机制障碍的“除法”,扎实开展“三服务三促进 ”“两访两帮”活动,进一步优化项目推进机制,着力解 决好审批层级多、程序繁、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创造 良好的营商环境。坚持向“生态+农业”要更高质效。深入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四减四扩”要求,以 “支书领头调结构”活动为抓手,以农业招商和新型农业 主体培育为重点,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 系,大力推动乡镇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较 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 场集群,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 向“生态+服务业”要更强动力。从提升传统服务业和发展 现代服务业两方面入手,深入实施服务业发展“六大工程 ”,积极推进服务业生态化。精心打造重点商圈,推进特 色街区建设,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大力发展金融服务、 电子商务、中介服务等低消耗低污染服务业,加快发展现 代物流、文化创意、健康养老、休闲旅游等新兴服务业 ,积极扶持生态产业,充分发挥生态效益。 三要打好生态建设“组合拳”。长期以来,我们把生 态文明建设始终摆在重要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宿城 的“金字招牌”,但对照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要求还存在 不少短板。比如,国考、省考断面达标主要依靠生态补水 ,治标不治本,黑臭水体整治任务艰巨;土壤污染底数不 清,修复技术不成熟,污染地块环境管理联动机制仍不健 全;空气质量改善压力较大,上半年空气优良天数较去年 同期下降10.3%;固体废弃物非法转移、倾倒案件频发,一 些企业违规生产问题仍然存在,威胁环境安全;公众环境 意识增强,但参与支持环保的积极性不高,生态文明习惯 尚未普遍养成,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我们的 生态优势将不复存在,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将受到直接影响 。因此,必须大力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加强环境治理,绘 就生态底色。要扎扎实实治污染。深入开展“263”专项行 动,严格落实“河长制”,全面打响治水、治气、治土 “三大战役”,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要系 统整治工业点源、农业面源、生活污染源,加强排污口规 范化整治,加快实施镇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大力治理黑 臭水体,确保地表水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达到75%,努力让 “水更清”。要坚持减量、控源、禁烧多管齐下,通过防 控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和施工扬尘,减少细颗粒排放 ,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全面禁烧,不断改善空气质量 ,努力让“天更蓝”。要在加强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的同 时,加强农田土壤环境保护,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逐步 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努力让“地更绿”。坚定不移地巩 固提升耿车片区综合整治成果,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坚决 防止废旧塑料回收加工死灰复燃。要一着不让抓保护。严 格落实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实施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 工程,加快建设中运河、沿古黄河、成子湖等3条生态廊道 ,建设生态绿道75公里、生态湿地4万亩、生态经济林4万 亩、生态河道20条,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环境基 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分类收集处置 体系,实现城区、镇区污水垃圾处理全覆盖,确保生活垃 圾减量化处置、资源化利用,做到不欠“新账”、快还 “旧账”。要从严从实抓监管。大力推进环境监管网格化 管理,建立多维环境监测网络,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 、工作严查、损害严惩,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违 法成本,确保环境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突出环境问题 得到稳妥解决、环境秩序得到有力维护。 四要坚持不懈打造“文明城”。 涵养生态文明是一个 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必须加 强引导,积极培育生态文化,让每个人都树立关心环境保 护、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要深入推进创建工作。当前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最关键 的时期,全区上下要发扬不怕吃苦、敢于担当的精神,再 接再厉,乘胜前进,确保高标准创建成功。坚持以创建为 契机,着力构建常态长效机制,把创文工作中的一些好做 法、好经验固化为制度成果,转化为良好习惯。大力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倡导“宿迁文明20条”,全面 推进移风易俗,努力让向上向善成为全社会文明风尚。大 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每个社区至少 培育3个专业化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促进社 会文明进步。要积极促进绿色生活。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广泛开展绿色企业、绿 色校园、绿色社区、绿色庭院等创建活动,倡导勤俭节约 、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努力实现绿色共享 。推广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出行,普及绿色建筑,持续增 加绿色公共产品供给,使生态保护与群众生活紧密结合、 相得益彰,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二、紧扣发展主基调,做实产业基础,做强经济实力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 的基础和关键。省委李强书记强调,我们讲生态优先、绿 色发展,不是不要发展,相反要更注重发展,实现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互动并进。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区经济实力得到很大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仍 存在总量不大、存量不优、质量不高等问题,发展的任务 和压力一直很大。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只有始终把发 展时刻抓在手上,才能开辟发展新路、彰显发展特色、增 创发展优势。要坚持转型发展不动摇,瞄准顶端、抓住末 端,更大力度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实现 “脱胎换骨”“浴火重生”。要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既 “走好生态文明的路”,又“补好工业文明的课”,推进 产业竞争力和生态竞争力同步提升。要坚持创新发展不动 摇,努力做到不走老路、探索新路,不断为宿城发展提供 强大的驱动力。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认真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努力把发展思路 定得更实、把发展举措抓得更牢、把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 得更高。 要把培大育强作为重中之重。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内 在要求,大力实施企业培育“511”工程,加大新技术应用 和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设备更新换代 ,确保年内完成企业技术改造45个、兼并重组8个、新增上 市企业2家。积极推进精科电气与正泰电气、恒州玻纤与军 工央企等兼并重组,实现企业挂大靠强、强强联合。全力 推动箭鹿毛纺、力帛纺织、允浩制衣等企业技术改造,提 高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快洁润管业、来此买、杰龙晶 瓷等企业“新三板”上市和箭鹿毛纺转板上市进程,提高 企业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恒力集团、神龙家 纺、巨力特塑业、吉龙塑胶等重点企业围绕结构优化调整 、智能制造升级、供需渠道建设、产品服务升级等环节 ,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 要把招商引资摆在突出位置。招商引资是扩量提质的 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 “头版头条”,力度只能加大、势头只能增强。要紧紧围 绕既定的目标任务,明确招商重点、创新招商体制、转变 招商方式、强化招商保障,更加突出产业招商、专业招商 、园区招商“三位一体”,提升招商引资专业化实效性 ,下大决心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要大力实施产业招 商。以“2+1”主导产业和激光装备产业为重点,以农业龙 头企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为辅助,立足产业发展现状,把 握产业发展方向,聚焦产业发展前沿,着力引进一批产业 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环境污染小的项目,以大招商催 生大产业,以大产业助推大发展。要大力实施专业招商。 只有专业,才能卓越。要整合充实招商力量,集中优势资 源,选派精兵强将参与招商引资。不断完善招商培训机制 ,提升专业招商人员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让 “五指并拢”、集中发力、精准招商。要大力实施园区招 商。各类园区是项目承载地,也应该是招商主力军。要进 一步明晰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想方设法拓宽信息渠 道、创新推介方式、优化招商策略,提升园区吸引力、竞 争力,以“筑巢引凤”之功收“集凤筑巢”之效。要进一 步优化激励机制,加大奖惩兑现力度,让招商功臣有面子 也有里子。 要把打造特色作为重要抓手。省委李强书记反复强调 ,特色就是名片、就是优势,特色还是影响力、竞争力 ,有特色才能够持续地发展,区域经济能否做强与能不能 突出特色和优势有很大关联。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保持定力,持续用功,在特色发展上不断有所创造、有 所突破。要培育特色产业。特色发展首先是有特色鲜明的 产业形态,集中力量发展最具条件和最有优势的产业。要 发挥激光装备、绿色建材特色园区的集聚效应,加强项目 引进和产业培育,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通过招引 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形成规模气 候、实现特色发展。坚持乡镇“1+1”产业定位,加快村居 “一村一品一店”建设,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品牌培 育,加快形成一批以洋北西瓜、陈集葡萄、罗圩蔬菜、中 扬青虾、耿车电商为代表的标识性特色产业。要打造特色 园区。各类园区是集聚特色产业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平台 ,要找准发展定位,集聚优势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园区 ,在全区转型发展中充分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宿城经济 开发区要围绕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目标,学习借鉴苏州工业 园区等先进经验,加快“五有三转”步伐,全力打造特色 产业创新集群,着力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和 智能制造普及率,推动开发区向现代园区转型。积极探索 实行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和洋北镇港镇园一体化管理,促进 资源整合、共同发展。加快激光特色产业园建设,按照特 色小镇的定位,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吴宿工业 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也要根据产业特色 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亮点,培育特色品牌。要营造特色 镇村。持续推进特色乡村建设,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 推进”工程为抓手,更大力度推进耿车、洋北特色镇和大 众、刘圩、姚庄、牛角淹等特色村建设,打造特色产业、 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 活,加快形成一批体现宿城特色、代表宿城水平的田园乡 村。 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改革创新是推动发展的 最强引擎。要从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来着手、从群众期盼 解决的事项来展开,切实发挥出改革创新的引擎作用,为 区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与活力。要聚焦改革关键环节。发 展生态经济是全市上下最大的改革工程,推动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是省市交给的一项政治任务。要按照生态经济示 范区建设的有关要求,统一认识,创新思路,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