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长在全市发展改革暨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发展改革暨固定资产 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政府召开全市发展改革暨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议,主 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省发展改革暨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 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市“两会”和市政 府全会的部署,总结2010年的工作,部署今年的发展改革 和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努力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围绕发展主题,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后金 融危机和80年一遇严重旱灾的影响,面对“十一五”收官 之年的各项重要工作,全市上下按照“保民生、保增长、 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 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攻坚克难,实现 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 的句号。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47.3亿元,比上年增长 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7亿元,增长6.7%;第二 产业增加值83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90.7亿元 ,增长14.6%。全市经济社会总体上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 ,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通过落实中央支农、强 农、惠农政策,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狠抓抗旱保增收 工作,实现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 113亿元,增加值73.7亿元,农民人均增收502元,粮食产 量90.5万吨。实施“兴地睦边”农田整治10.3万亩,改造 中低产田地、中低产林60万亩。启动了澜沧拉祜族聚集区 综合扶贫开发。加快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和整村推进、 易地扶贫、以工代赈项目,解决了8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 温饱问题。 (二)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坚持把投资作为拉动经 济增长的主要措施,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强化在建项目管 理和已建项目的后续跟踪问效。全年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 311项、资金11.3亿元。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111个,完 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1亿元,增长36.5%,增幅排列 全省第四位。其中完成交通建设投资 60.9亿元,占全市固 定资产投资的25.9%,成为投资工作的一大亮点。列入省 “三个一百”的1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3.8亿元,占全市 固定资产投资的40.7%。能源建设方面,加快推进糯扎渡电 站筹建工程,建成威远江和三江口电站。启动实施了500千 伏思茅、110千伏洗马河输变电工程、一批无电地区电力工 程和农网、城网改造项目。交通建设方面,建成澜沧—惠 民、思茅—澜沧二级公路;加快澜沧—小黑江、澜沧—西 盟、思茅—江城、景谷—宁洱、景谷永平—临沧、普洱国 家公园旅游环线建设;实施农村公路通畅通达工程2995公 里。水利建设方面,加快实施镇沅五一、澜沧小坝子、景 谷曼转河、墨江中山等骨干水利项目,新建“五小水利 ”工程3100多件,解决了18.7万人的饮水安全。市政建设 方面,完成中心城区路网工程投资2亿元,新建城市道路 7条;加快县城和重点集镇建设步伐,重点实施一批路网、 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项目。 (三)工业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集中打造工业发展平台,推动工业聚集发展。全年实现 工业总产值128.1亿元,增长13.8 %;工业增加值53亿元 ,增长16%。茶、林、电、矿等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 作用较为明显,实现工业总产值94.5亿元,占全部工业总 产值的73.8%。云景林纸9万吨、天壁水泥厂120万吨、建峰 水泥厂120万吨、大平掌铜矿日处理4000吨等重点工业发展 和技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四)对外贸易和消费市场持续活跃。通过实施“引进 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 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松香、咖啡出口和木材进口大幅 增长的拉动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 1.7亿美元,增长49 %。通过认真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 下乡和“万村千乡”工程建设等措施,稳定消费价格,保 障群众基本生活,积极扩大和促进城乡消费需求。全年居 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比控制目标低2个百分点 。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统 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落实 “两免一补”政策,拆除重建D级危房校舍15万平方米。建 成思茅师专新校区和市职业教育中心,新开工建设普洱大 剧院、文化馆、科技馆。实施一批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项目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旧 房改力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20平方公里。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更 是全市上下团结进取、锐意拼搏的结果,也凝聚着全市发 改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 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展改革系统的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问 候和衷心的感谢! 二、科学判断形势,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十二五”是我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实现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和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十 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们面临的发展形势依然复杂 多变,需要认真研判、准确把握。 第一,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大环境。从国际环境看,发 达国家经历金融危机影响后,更加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 ,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分工,对发展中国家形成新 的压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尚未消除,美国实施新一轮量 化货币宽松政策,国际金融市场体系不稳定性因素增多 ,加大了全球经济持续、均衡复苏的风险。由于经济刺激 政策效应减弱,在经历2010年恢复性增长之后,今年世界 经济增速总体有放缓的趋势。特别是日本大地震将引发新 一轮的经济大动荡。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 济展望报告》,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4.5%,低于 2010年0.3个百分点。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国经济 增长由回升转向回稳的新阶段,依然面临较多的外部风险 ,经济增速减缓压力进一步增大。“十二五”期间,全国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据专家预测,2011年我国出口增 速将放缓至10%,预计全年经济增长9.8%,较2010年低 0.5个百分点。 第二,要准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今年国家宏 观调控政策的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 极稳妥地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 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 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 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促进和谐等方面 的作用;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 缩一般性支出;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止借“十二 五”时期开局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信 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更 好地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对于国家宏观政策的 调整,大家要认真研究、准确把握,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 突破口,切实把相关政策用好、用足、用活。 第三,要准确把握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通过多年努 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效应开始释放,优势产业培植、 产业发展的聚集效应逐步显现,支柱骨干特色产业对经济 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交通、市政、教育、卫生等基础设 施日益改善,全市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关键领域和重点 环节的改革不断深化,为激活市场动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市上下“思改革、谋发展、促和谐”的思路更加清晰 ,力量更加凝集。当前全市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快发 展的关键时期,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为:思想解放程度离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 ,经济总量小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并存,农业产业化、新 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滞后的基础设施仍然是 制约加快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维护社会 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妥善 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速度与效益、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切 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第四,要准确把握推进发展的机遇。今后一段时期,我 们面临一些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一是经济全球化、区域 一体化深入发展,绿色低碳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总体有利 于我市发挥区位优势和绿色优势,加快外向型经济和绿色 经济发展。二是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我市边疆、民族 、贫困地区的特点,属国家重点扶持的地区,可以争取国 家和省更多的支持,赢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三是在云南 “两强一堡”战略中,我市可以发挥绿色生态、民族文化 、区位优势,在绿色经济强省的建设中充当排头兵,在民 族文化强省的建设中作为主战场,在“桥头堡”的建设中 发挥黄金前沿的作用。四是国家加大强农惠农扶持力度 ,今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资金近万亿元,增幅超过 15%,水利被放在重中之重,有利于我市进一步夯实农业发 展基础。五是国家和省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完 善基本公共服务,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可为我市加大 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将提供有力的支持。 根据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和市人代会的要求,2011年全市 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 。要完成今年的发展目标和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全市发改 部门首当其冲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 断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强一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