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厅长在全省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坚持以人为本 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在全省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厅长  柳青 (2005年4月2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是在认真分析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推进全省城 乡建设事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召开的。主要任务 就是研究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探讨如何通过市 场化途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由 此,加速小城镇开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下面,我主要讲三个问题,供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参考 。 一、当前我省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省的城镇 化水平不断提高,到2003年末城镇化率达到44.45%,在全 国排在第6位。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作为城镇化体系重要 组成部分的建制镇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2004年底,全省 共有建制镇436个。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对于提高我省城镇 化总体水平,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起到了重 要作用。 2004年,按照国务院要求,由建设部牵头,会同国家发 改委、民政部、农业部、科技部和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 ,共同确定了全国第一批重点发展小城镇1887个,我省有 43个镇进入第一批重点镇名单,其中20个县城,23个一般 建制镇。这些重点镇是经过国家严格考核和筛选后确定的 ,也就是说,只有在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区位条件、发 展后劲等方面具备了相当基础才能入选。我省入选的43个 重点镇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承 担着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的重任,处 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前沿,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我省小城 镇发展的总体水平。 通过近些年的发展,我省小城镇建设成效是比较明显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小城镇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水平有 所提高。到2004年末,小城镇道路铺装面积达到11852平方 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7.65%,绿化照明、环境卫生、供 热等状况进一步改善。生产设施建设总量持续增长,全省 累计建成生产设施1752万平方米,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公共设施发展迅速,一批科技、教育、文化、卫 生等设施相继建成使用,到2004年末,全省累计建成公共 设施2621万平方米。同时,一批县城和中心镇的镇容镇貌 有所改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 2、小城镇住宅建设稳步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 展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小城镇住宅建设呈现了快速发 展之势。新建住宅中楼房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到2004年底 已达49.2%。住宅内部设施日益齐全,功能进一步完善,节 能保温型建筑材料开始逐步在村镇住宅建设中得到应用。 一批规划合理、形式新颖、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环境清新 整洁的住宅小区相继在小城镇建成,居民的住房条件明显 改善。 3、规划工作得到重视。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广大领导者和管理者越来越认识到抓好小城镇规划工作 的重要性,绝大部分小城镇已经开始新一轮总体规划的修 编和编制。 4、一大批特色镇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通过各地的积极培育和引导,以43个重点镇为代表的 一大批商贸流通型、生产加工型、工矿带动型、旅游服务 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文化、信息 、服务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重城 轻乡”的思想,小城镇和村屯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建设。 特别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要求,差距更大,要做的工作更多,小城镇的规划、建设 和管理已经成为整个建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当前,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主要 有: 一是各级政府对小城镇建设重视不够。存在着市级政府 注重市本级建设、县级政府注重县城建设、乡镇政府过分 强调经济指标完成而忽视人的生存环境改善的倾向,统筹 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以人 为本、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还没有真正树立,“重经 济轻社会公共事业”的状况还相当普遍。扶持小城镇建设 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重点扶持资金分散,还没有 形成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合力。 二是小城镇规划滞后于建设发展。一方面,小城镇的城 镇职能和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发展方向模糊,发展重点不 突出;另一方面,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步伐缓慢,还不能完 全有效地指导和调控小城镇建设,导致建设无序、违规现 象比较严重。 三是建设资金紧张,基础设施薄弱,承载经济发展和居 民生活的能力低。不仅镇本级财力不足,拿不出资金用于 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很少能享受到县以上各级政府部门的 直接投资。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多 ,承载能力不足,进而也削弱了经济发展引力,制约了小 城镇对区域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发挥。 四是人居环境建设和镇容镇貌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 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小城镇环境卫生脏、乱、差,道 路破损严重,群众出行难;另一方面,规划监管不到位 ,私搭滥建现象很普遍,严重影晌了城镇建设和发展。 上述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 部门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 径和办法,通过扎实工作逐步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小城镇 的更好更快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小城镇建设和发展 问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坚持 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也可以说是我国进入现代 化建设新阶段的新发展观。其基本内涵包括五个方面:就 是民本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 发展、统筹发展,概括起来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要的内容。过去 我们曾过分强调城市发展,使得城市和乡镇相对隔离,城 乡二元结构更加突出,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科学发展观的 提出,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政治理念的确立,是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实践上 的一次重大变革,使我们迎来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 经济协调发展的可喜局面,也为我们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 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把握住机遇,用科 学发展观指导好小城镇建设实践。在此,我主要谈以下六 个问题: (一)关于发挥小城镇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作用问题 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县域突破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 大战略之一,也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一环。而加 强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工业化和产业化又是壮大县域经 济的重要举措。因此,我省小城镇建设要紧紧围绕繁荣县 域经济和改善居民生活这个中心,以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 施建设为重点,加大技术、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改善投 资和人居环境,通过科学规划,借助区域调整,整合各类 资源,做强做大县城和中心镇。特别是各地要结合实际 ,合理确定小城镇性质和功能,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 产业,寻求在一个或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不断壮大经济实 力,促进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二)关于小城镇规划和住宅建设问题 规划是发展的龙头,是建设的蓝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 下,规划的调控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各县(市)要把 规划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加快编制和修订县域城镇体系规 划,合理确定中心镇和中心村的空间布局。在此指导下 ,做好乡镇和村两个层次的规划。当前,要特别注意村镇 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协调问题,注重保护耕地,注 重保护资源和环境,节约使用土地。要加强小城镇规划的 实施管理,严格执行法定审批程序和审批制度,强化对规 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行规划审批公示制、听证制和 责任追究制。今年,省里将建立省级规委会和各级政府规 划稽察员制度,由省向市州、市州向县(市)派出规划稽 察员,指导和监督检查规划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解决存 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能源战略和严格的土地政策的实施,各级建设 部门要认真研究村镇住宅建设问题,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住 宅规划、设计、建设理念,把节能节地思想贯穿到农村住 宅建设当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加 快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从2002年开始 ,我省开始实施“农房康居示范工程”建设,目前全省已 建成5万多平方米示范性住宅,效果很好。2003年,我省又 设计建造了第一幢免用红砖、完全采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 的农村住宅,经科学测试,超过了节能50% 的规定,保温性 能明显提高,下步我们将大力推广。 当前,县城的房地产开发也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期。在这 一时期,我们要十分重视房屋开发与规划控制、资源保护 、社会稳定的关系。城市的开发行为应服从于总体规划 ,而对总体规划明令保护的不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公 共绿地、生态系统、文物古迹等,一律不得以任何理由进 行开发利用。同时,要妥善解决开发过程中的拆迁问题 ,依法保证拆迁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三)关于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仍 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 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更多地 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从国外经验看,许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期,都相继采 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从国内情况看 ,建国50多年来,农业为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 支持,而相反城乡差距却进一步拉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和 人居环境始终处于落后状态。对我们建设部门来说,要做 的工作很多,而且有一些内容也正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一 方面,要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良好的环境,下大力量抓好 进城从事建筑行业劳动的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技术指导工 作,使他们能顺利获得收入并带回农村,用于生产和生活 ;另一方面,要统筹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努力改善重点 镇发展经济的环境,制定并落实好扶持村庄、集镇建设的 政策措施,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此外,在具体工 作中,我们建设系统的规划师、建造师、工程师等广大工 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要走下去,积极主动地为村镇建设出谋 划策,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指导服务,真正帮助解决村镇 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四)关于打造城镇特色和历史文物保护问题 当前,在一些城市,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同质化问题严重 ,出现了抄袭趋同、千城一面,个性特色不突出,失去自 己城市文脉的现象。这一现象已引起了专家和各地的高度 重视。这样的问题在我省小城镇建设也同样存在。城市形 象的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城市特色的塑造是一种文化的 积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急功近 利。塑造城市形象要根植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土壤 ,并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切不可照抄照搬。 在城镇规划和建设上,要多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做到 科学民主决策。 城市文物是城市发展的真实见证,记录着历史,无声的 阐述着一个城市的人文底蕴。与长江、黄河流域的城镇相 比,我省的城镇发展历史较短,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相对 来讲也不多,弥足珍贵。应当说,我省一些城镇也都具有 很强的地方特色,显示着不同的地方文化,各地在城镇规 划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延续这些特色,在面向现代化的同时 ,保护和延续好优秀民族文化,使城市的风貌随着岁月的 流逝而更具有内涵和底蕴。具体讲,一是依法保护各级政 府确定的“文物保护单位”,要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 带,提出控制要求,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建筑形式 、建筑色彩等。文物古迹的修缮要遵循“修旧如旧”,保 护历史的原貌和真迹;二是保护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典型 地段,保护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包括建筑物外观和构 成整体风貌的街路、古树等;三是对历史文化名城,要尊 重历史,审慎发展新型建筑,在建设中,不仅要保护城市 中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