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全委会报告:在区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区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17年7月16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 略,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 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市委七届四次全会以及区第十二次 党代会部署,专题研究富民工作,动员全区上下更加 自觉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生为本 ,强化富民导向,创新富民举措,打好富民主动仗 ,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 下面,根据区委常委会讨论的精神,我讲四点意 见: 一、坚持把富民作为发展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 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区认真落实省“富民 33条”、市“富民10条”政策措施,制定出台精准实 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30条意见,围绕市“五个一 ”战略工程,制定大丰自己的“小目标”,推动富民 工作具体化、项目化。通过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落实 ”活动,了解民情、倾听民意,掌握群众需求,开展 富民行动。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 招商引资“百日竞赛”,为富民兴区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大力开展“三通三千”交通重点工程大会战,实 施“一桶水”工程,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开工建设 ,稳步推进“农村康居”工程。 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GDP310亿元、增长 7.0%,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88亿元、占序时任 务的50.4%,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18.5亿元、增长 11.0%,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086元、 11129元,分别增长8.5%、9.0%,主要经济指标顺利 实现“双过半”。其中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工业用 电量、进出口总额、金融机构贷款总量、新增存贷款 列盐城第一,为完成全年任务和实现富民目标打下了 较好的基础。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向全区人民 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这一目标,民生幸福是最重要 的检验标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聚焦富民 ”,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富民兴市”,区第十二次 党代会提出“发展上台阶,建设新大丰,让人民群众 的生活更加美好”的奋斗目标,都体现富民的目标追 求。我们要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坚持富民导向不动 摇、不偏离、不松劲,把最应干、能够干、必须干好 的头等大事干好。 1、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认识富民。富民与 兴区两大发展目标相辅相成,民不富,区难兴。一方 面,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居民的富裕 程度,苏南、苏中、苏北三大板块经济实力的差距 ,直接反映在收入水平方面,苏南总体居民收入达到 了4万元,苏中接近3万元,苏北还在2万元左右。我 们大丰2016年居民收入25445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 平,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625元,比苏中平均水平低 4000多元。另一方面,居民收入的提高,会促进消费 需求的增加、升级,引导和推动投资的扩大、产业的 转型,吸引资本、人才、科技等先进要素集聚,从而 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实现富民与兴区良性循环。但客 观地讲,长期以来我区居民收入水平一直滞后于经济 发展水平,按照现价测算,从2013年到2016年全区人 均GDP年均增长10.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 增长9.5%,与经济增长相比,居民收入的增长还不快 。随着我区经济的转型发展,居民收入增速与人均 GDP增速的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逐步超 过了城镇居民,显示出了一些积极的变化迹象,但如 果居民收入增速仍然没有赶上GDP增速,从一定意义 上讲,就说明老百姓还没有充分享受到经济持续快速 发展带来的成果。未来几年,既是大丰经济发展爬坡 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也是我们在富民增收上 啃硬骨头、打硬仗的决胜阶段,两者有机统一、密切 相关,我们必须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2、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把握富民。 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使 命。我们要从“大民生”的视野来把握百姓的期盼 ,“大民生”包括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 近年来,我区坚持民生为本,教育、医疗、养老、社 会保障等各项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去年公共财政支出 超过80%用于民生保障。但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七个更”要求,对照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我们还存在许多不足。去年全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 支出15477元,其中居住、教育两项支出占比为 18.1%、12.9%,所占比重较高,住房压力仍然较大 ,现在义务教育阶段虽然免费,但校外负担比较重。 这几年我们深入推进综合医改,村卫生室提档升级、 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取得 一定成效,但基层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仍然不足。我区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户籍总人口的24.7%,逐渐步 入老龄化社会,劳动人口减少、养老服务、养老金支 付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去年以来,我区组织实施 “三通三千”交通重点工程大会战,但交通设施水平 还不高,公路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2.48公里,比全 省低50公里,农村公路网密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 70%。生态是大丰的城市名片,但环境质量却成为我 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尤其是水环境不尽 如人意,地表水好于Ⅲ类水占比仅为28.6%,低于省 定全面小康目标值31.4个百分点,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总体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老百姓的需求呈现出水涨船高的新变化,物质财富 增加的同时,对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这 就需要我们以“大民生”的视野来看待富民工作,多 点发力,整体推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 福感。 3、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来落实富民。小 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富不富,重点看收入。 当前,百姓不够富裕依然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 为突出的一块短板。对照省全面小康指标要求,我区 城乡居民收入达标人口比例实现度仅为24%。其中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80元,按照当年 8.7%的增速估算,今年就能超过20000元标准,但城 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04元,到2020年要达 到46000元,年均增速要达到10.3%,而2016年增速仅 为8.2%,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目标值难度较大。富民要 关注两个重点人群,一是低收入群体,全区仍有 15537个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2个省定经济薄弱村、 10个区定经济薄弱村,特别是低收入人口中,因病、 因残、因老致贫占80%左右,要想实现2019年全部脱 贫,任务非常艰巨。另一个是中等收入群体,去年全 区适用低税率、中间税率、高税率人群交纳个税占工 资薪金所得税的比重,分别为59.34%、31.13%、 9.53%,呈现明显的“金字塔”收入结构,构建“橄 榄型”收入结构,我们任重道远。这就需要我们把富 民的思路打得更开,坚持实干为先、项目为王、民生 为本,在推动经济发展时,处理好居民收入、企业利 润、财政收入“三个口袋”的关系,真正把居民的口 袋放在第一位,聚焦抓富民的力量资源,谋划抓富民 的新招实招,攻坚突破体制机制改革,让老百姓过上 更加富足的生活,争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头兵。 二、准确把握聚焦富民的目标、路径和举措 我们追求的富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目标下 的富民,有着丰富的实践内涵,要全面准确地认识好 、把握好。富民最直接的是增加收入,但不仅仅局限 于此,还有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包括公共服务的享 有、公共安全的保障、人居环境的改善、精神文化生 活的满足,乃至人的全面发展。省委提出,打好聚焦 富民主攻仗,必须做好“加减乘除法”:“加法 ”,就是提高收入、增加福祉;“减法”,就是减轻 负担、减少烦忧;“乘法”,就是充分释放富民的乘 数效应;“除法”,就是破除影响富民的制约和束缚 。市委提出,富民具体要实现“两提升、两降低、两 必成”:“两提升”,就是要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提 升公共服务水平;“两降低”,就是要降低创新创业 成本、降低生产生活成本;“两必成”,就是要确保 到2019年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必须完成、经济 薄弱村脱贫目标必须完成。 就大丰来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实现富民目 标,我们就是要打好“六个主动仗”,做好“六篇文 章”。 1、打好产业就业创业富民主动仗,做好强基础 增活力的文章。产业层次决定收入水平和财富能级 ,就业创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打赢富民这场 硬仗,必须把产业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 展就业空间紧密联系起来,多管齐下做好富民这篇大 文章。一要加快产业转型,提升富民能级。坚持产业 强区不动摇,策应“中国制造2025”,培育壮大新能 源、海洋生物、智慧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 现代物流、生态旅游、健康养老三大现代服务业,提 档升级化工、机械、纺织、农产品加工四大传统产业 。坚持“项目为王”,重点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 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招引一批龙头型、产 业链关键节点项目,集聚一批“顶天立地”的领军企 业,培植一批“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增加更多就 业岗位,做大可供分配的财富“蛋糕”。今年上半年 ,全区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3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 10个,总投资120.74亿元,完成投资51.63亿元。比 如,高新区今年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比较多,着 力培植智慧、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三大百亿企业集 群,这些将对产业升级和提升富民能级产生重要作用 。二要增加社会就业,扩大富民之源。从大丰居民的 收入结构看,工资性收入占到50%以上,可以说就业 稳,收入就稳。要加大就业平台建设力度,强化人力 资源市场作用,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管理一体化 信息系统。持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组织好 大学生、农民工、退役转业志愿兵等重点群体专场招 聘活动,满足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需求。继续加大 对“零就业家庭”等特殊群体动态监测,保证“动态 清零”。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大力培养适应新技术、 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提高技能 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加 大就业帮扶力度,充分利用失业保险补贴等政策,通 过财政补贴等办法增加各类市场主体就业吸纳能力。 三要促进全民创业,拓宽富民渠道。突出抓好大学生 、返乡就业人员、企业骨干、留学回国人员和科研人 员五类创业重点群体,采取针对性措施,支持他们返 乡创业、回乡创业、下乡创业,发挥创业致富示范带 动效应。目前,大丰在外创业务工人员大约有4万人 ,每年有大学毕业生3800人左右,其中回乡2300人 ,在外就业1500人,这些都是我们拓展富民增收渠道 的重要空间,必须下力气做好工作。运用新一代信息 技术,积极推进“互联网+”创业模式,依托已落户 的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农一网等平台,大力发展 电商产业,增添富民的活力和空间。设立创业担保基 金,切实解决创业资金难题,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搭 建创业平台,加大创业型镇、村建设力度,加快12个 区级创业孵化基地和3个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 ,积极创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一批高水平的 “双创”示范基地。强化创业服务,建立公共创业指 导服务中心,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指导、项目推介、 政策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对创业服务需求推行 “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告知”。招引创业人才 ,深入实施“616”引才行动和“金丰人才工程 ”,推动更多高层次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到大丰创新 创业。 2、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仗,做好家 门口“一亩三分地”的文章。聚焦富民,主战场在农 业农村。对我区大多数农民来说,现阶段要致富,还 是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大农业”。因此,要发挥我 区人少地多优势,做好家门口“一亩三分地”的文章 ,让土地成为聚宝盆。一要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大丰 农民的收入水平不高,与种植品种单一、产出效益低 有很大关系。要想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必须顺应 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种植适销对路产品,确保 卖得出、卖个好价钱。这里有一组数据,1亩稻麦轮 作纯效益只有几百元,高效农业的收入将超过2000元 ,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收入大多在 5000元以上,甚至更多。通过这样的数据类比,我们 要帮农民算好经济账,引导农民转变发展思路,主动 压粮扩经,到2020年粮经比要从现在的6.1︰3.9调整 到5.2︰4.8。要突出“三大特色产业带”,以项目建 设为抓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每年调整总量不少于 10万亩,到2020年226省道花卉苗木特色产业带规模 达2.5万亩,351省道现代园艺特色产业带规模达4万 亩,228国道高效养殖特色产业带规模达12万亩。坚 持把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结构 调整的重要载体,打造农业园区建设“升级版”,在 盐城率先实现市级园区镇镇全覆盖。二要着力推动农 业产业化。把农业做成富民产业、活力产业、有奔头 的产业,关键就在“高效”和“特色”。突出抓好 25万亩大蒜、万亩韭菜、万亩辣根、万亩早酥梨等传 统特色蔬菜果品,做大新丰郁金香花卉、大桥油桃黄 桃、万盈蓝莓樱桃等新兴特色产业,扩规模、提品质 、打品牌。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朸 健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果蔬食品深加工,打造一批 果品、蔬菜等生产基地,让企业、基地和农民更好地 连接。做强品牌农业,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做大 做强“宝龙龙虾”、“恒北早酥梨”、“裕华大蒜 ”等地方特色品牌。“十三五”期间,全省将规划建 设和重点培育100个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我们要围绕 特色田园乡村要求,充分挖掘利用自然资源禀赋、人 文环境优势,注重植入生态、绿色、乡愁、田园、文 化等财富元素,打造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 ,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实现“生态 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 三要培植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壮大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是破解“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 ”难题的关键举措。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种养大户 创办家庭农场,推动村组干部、农业科技人员、农民 经纪人领办创办项目,争当农业结构调整的先行者和 主力军,示范带动百姓增收。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 培训计划,强化“能人务农、职业务农”的新理念 ,以能人大户、返乡创业人员、院校毕业生为重点 ,创新培训方式,拓展培训内容,完善认定办法,培 植一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的新型 职业农民。 3、打好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化主动仗 ,做好提升共建共享水平的文章。公共服务是“隐形 财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富民的重要内容 。要坚持共建共享,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创新提供方 式,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一要完善基本公共服 务功能配置标准。根据省《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 准》和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实施办法》 ,我们结合大丰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对各板块应配 套设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品类、项目都作了具体安排 ,目的是以标准化推动均等化,提高普惠性。要让 “资源跟着需求走、服务跟着居民走”,优化公共服 务设施布局,科学合理确定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服务 事项、服务半径、覆盖人群。加大对基础薄弱地区公 共服务投入力度,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在公共服务数 量、质量、方便可及性等方面,缩小城乡差距、区域 差距。二要继续加大力度实施“三通三千”工程。要 想富先修路。出行难是基层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从 2016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在全区开展“三通三千”交 通重点工程大会战,目前已新建水泥道路770公里 ,提档升级农路313公里,新改建桥梁482座,交通设 施环境明显改善。要紧紧咬住三年目标任务,加快推 进铁路、省道、农路农桥、农村公交等建设,年内新 建普通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