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李旭光:强化系统思维抓搬迁实现一举多赢促脱贫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李旭光:强化系统思维抓搬迁 实现一举多 赢促脱贫 当中央吹响脱贫攻坚战冲锋号之后,以移民搬迁脱贫 一批为“当头炮”的“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已成 为地方党委、政府必须担当的政治责任。陕西立足实际 ,决定在优先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同时,同步统筹推进避 灾、生态和其他类型搬迁,这是破解生存条件恶劣地区贫 困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打赢脱贫攻坚 战和推进城镇化的最佳实现路径。深处大秦岭的商州,是 陕西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立地条 件差、产业发展滞后,虽然在“十二五”期间已实施以避灾为 主的移民搬迁1.35万户5.36万人,但“十三五”期间仍有124个 村35072户110165人需要脱贫摘帽,特别是11582户 40426人群众需要通过搬迁实现脱贫,这将是脱贫攻坚进程 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将搬迁转变成贫困人口脱贫与实 现发展的机遇,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绝不是简单意义上 的搬迁,而是需要应用系统思维和方法进行统筹安排。 一、跳出搬迁看搬迁 新阶段的移民搬迁是以“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为统 领,摒弃简单复制农村的理念,坚持集中安置为主,以建 档立卡贫困户、避灾户、生态户等搬迁为重点,综合实施 产业、教育、生态扶贫和兜底保障等各项脱贫措施,协调 推动搬迁地区的人口聚居、要素聚合、产业聚集,实现如 期脱贫、现代农业、城乡一体发展一举多赢目标。从全区 的脱贫攻坚任务看,近1/3的贫困人口要依靠易地搬迁拔掉 穷根,只有把脱贫搬迁摆在首位,再加上产业扶持和其他 配套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为实现搬迁一户、脱贫一户的目标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通过移民搬迁可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面 貌,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加快 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产业工人、经营主体转型,促进农 民的职业化与现代化;也有利于实现公共资源配置与人口 聚集同步同向,提高财政投资效益,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更能激活发展内生动力,带动建筑业、建材物 流、家居装修等行业快速发展,撬动生态旅游、新型工业 、大众创业、餐饮服务等产业联动发展。可以说,抓移民 搬迁就是抓脱贫攻坚、抓“三农”工作、抓城乡统筹、抓发展 短板,是当前增投资、稳增长、促消费的有力抓手。 二、顺应规律谋搬迁 尊重自然、顺应规律是任何工作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实施移民搬迁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和群 众意愿。首先应坚持规划先行,统筹研究对象怎么定、人 往何处搬、房子怎么建、配套如何搞等问题,尤其要把集 中安置作为基本原则和硬指标,做到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 、避开洪涝灾害威胁区、避开生态保护区、避开永久基本 农田“四避开”,靠近城镇、靠近园区、靠近新型社区、靠近 中心村“四靠近”,达到房产能升值、增收有保障、基础配套 强、公共服务好“四达到”。其次是因地制宜选择安置模式 ,充分组织干部认真调查了解每名搬迁对象的发展诉求、 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和搬迁意愿,依托区 位优势,依托小城镇、旅游景区、当地企业和产业发展状 况,因地制宜创新安置模式,实现搬迁与生计重建的有效 衔接。第三是优化安置点选择,为搬迁户发展创造条件。 安置点的选择关系到移民群众的社会融合与适应、社会关 系网络与生产生活系统的重建、移民及其后代的发展和生 活环境的改善等。在选择安置点时,应充分结合沙河子省 级重点镇建设,“一体两翼”建设区域主干道内夜村、大荆、 腰市、板桥及各个其它区域中心镇等特色镇建设、“绿道”和 “美丽乡村”建设,合理谋划、布局移民(脱贫)搬迁集中安 置点,鼓励搬迁群众进城入镇,引导搬迁群众由零星分散 向集中有序转变,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向市民转型 。 三、把握关键严搬迁 按照“住房不举债、脱贫有保障”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 关于易地扶贫搬迁投融资、资金使用、搬迁群众建房、贫 困户自筹资金限额等政策。一是严格签订“三项协议”。围绕 “搬”、“拆”、“脱”(富)的三个关键,制定统一模式的搬迁 协议、旧宅拆除复垦协议和脱贫致富协议,组织干部进村 入户开展调查摸底“回头望”和协议签订工作。通过“三项协 议一起签”,倒逼入户宣传工作、调查摸底工作扎实开展 ,倒逼干部对搬迁群众的了解和尊重,从而更好地组织群 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保障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和 监督权,为实现先人后房,以户定建、以户定扶、以户定 业奠定基础。二是严格确定建设标准。严格执行人均住房 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红线要求,对鳏寡孤独、残疾人等 特困单人户和2人户,符合集中供养条件的,纳入迁入地幸 福院、敬老院等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实行集中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