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李玉琦:认真把握五四精神的本质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认真把握五四精神的本质 李玉琦 核心观点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从祖国苦难境遇激发出来的满 腔悲愤中,生发出的创造合理新社会的强烈追求。 ●五四运动鲜明地贯穿着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 的爱国主题,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 。这个五四精神实质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变革时代异域 新潮的有机结合。 ●在五四运动发生后的百年中,留下了中国共产党带 领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清晰轨迹,历史和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五四精神的承继者,只有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五四运动凝聚的爱国、进步、民主、科 学的精神才能逐步变为现实,五四精神的火炬才能始终高 扬并薪火相传。 一百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 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 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转折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 强调,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 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 ,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 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导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励下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我在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备受鼓舞,我深深地体会到 ,今天,我们回顾五四运动的历史,重温五四运动孕育的 五四精神,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五四精神既是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史精华和 时代新潮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生生不息的生 动写照 五四运动通过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欺侮和封建军阀 卖国行径的斗争,掀起了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 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广泛参加的全国性群众斗争,是一 场民族自新与自救的爱国运动和文化运动,是中国人民以 往前赴后继斗争的继续和新的发展。五四运动鲜明地贯穿 着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题,孕育了爱国、 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这个五四精神实质是中华 民族优良传统和变革时代异域新潮的有机结合。爱国和进 步是物质层面的展示,民主和科学是精神层面的体现,两 个方面构成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浑然一体,互 相依存,相辅相成。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 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时代新思潮鼓荡的 结果。这个五四精神既是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史 精华和时代新潮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生生不 息的生动写照。所有这一切是抵御外侮、赢得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出居于世界前列的灿烂的古代文明 ,并且在几千年内绵延不绝,从来没有中断过。纵观中华 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爱国主义是中华文明呈现强大生命力 的思想基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 支柱。无论在太平盛世,还是危亡关头,忧国忧民的爱国 主义意识始终传承于中华民族中。从《礼记·儒行》“苟利国 家,不求富贵”,屈原“哀民生之多艰”,司马迁“常思奋不顾 身,而殉国家之急”,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韩 愈“奔向东南,惊涛澎湃,以国家之务为己任”;到陆游“位 卑未敢忘忧国”“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顾炎 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 祸福避趋之”,秋瑾“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陶行知“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都是中 华民族爱国意识的生动写照,并成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 重要内容。不仅如此,中华民族也十分重视和强调爱国主 义的传统,把它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和人格是否高尚的重 要试金石和对个人道德品质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中 华民族长期形成的这种爱国的优良传统已经凝聚成为民族 精神的重要支柱。在中国历史上,这种爱国意识不仅增强 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成为保卫民族独立、捍卫民 族尊严、促进国家富强的巨大精神力量,它鼓舞着中华民 族的优秀儿女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前仆后继,成为推动民 族奋进、祖国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变革和进取同样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从商汤《盘铭》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诗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韩非子“事异 则备变”,商鞅“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刘安“日滔滔以 自新”,扬雄“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刘禹锡“芳林新叶催 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到朱熹“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 改月化,便是长进”,魏源“古乃有古,执古以绳今,是为诬 今”,梁启超“惟进取也故日新”,孙中山“改革之任,人人有 责”,这些名言佳句就是生动的例证。春秋战国时期的“商鞅 变法”“胡服骑射”,汉朝的“桑弘羊改革”,唐朝的“贞观之治 ”“开元之治”和“永贞革新”,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明朝的张居 正改革,乃至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是中华民 族在开放和变革中生生不息、应时改革的生动例证。自古 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的运动,留 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豪迈宣言,使中华文明成 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 文明。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看,在变革中总体上前 进是中国的历史常态,进步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 化根基。 五四运动不是凭空发生的,更不是靠什么人的主观意 愿和决心才出现的,它是历史大趋势的产物 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最深厚的精神底蕴,文明和变革 是五四运动的内在追求。启蒙与救亡同在,绝望与希望共 存。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固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 后,某些西方列强散布一些冠冕堂皇的言论,中国人民原 本认为作为战胜国之一,中国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一些主 权,最起码也能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攫取的特权收回,但 是结局却是,巴黎和会不仅把中国代表的要求弃之不理 ,而且还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交给了日本。原来抱着 很高热情期待的“公理战胜强权”,至此全部化为泡影。失望 带来的痛苦格外强烈,愤怒终于像火山那样爆发了。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自19世纪末起,中国开始遭遇来自西方文 明的综合冲击与挑战,不断重复屈辱和失败的现实使每个 有血性的中国